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STR资讯,作者 | STR资讯1月23日, STR举办了2025年第一次网络研讨会,会上北亚区区域总监刘博女士和北亚区商务发展经理沐阳女士分享了STR公司在2024年的重要里程碑,中国酒店2024年全年业绩回顾以及STR Benchmarking产品更新。
01
中国内地整体表现
经历了疫情管控取消后文旅业的井喷式复苏之后, 2024年成为理性消费的一年,酒店业绩也随之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整体而言,2024 年中国内地酒店业的表现上不及2023年,在入住率(OCC)和平均房价(ADR)的双重拖累下,实现了95的每房收入(RevPAR)指数。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基本实现了"开门红",酒店业整体表现平稳。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入住率(OCC)和平均房价(ADR)有轻微下降, 比例优于之后的三个季度。由于2023年的报复性增长在第二和第三季度最为明显,也为2024年的波动埋下了伏笔。万众期待的暑期没能跑赢2023年同期,尤其是价格呈现不支;9月的商务出行形势也不尽如意,入住率 (OCC)和平均房价(ADR)双双下跌。使得第三季度每房收入(RevPAR)的跌幅高达9%。终于在第四季度,得益于利好政策、入境游的回暖以及稳定的商务需求,同比降幅收窄至4%。2024年平均房价(ADR)的跌幅高于入住率(OCC);从不同酒店级别的表现来观察,奢华酒店以价换量的态势最为明显,平均房价同比下降6%, 价格的挤压必然地连锁反应到其他酒店级别,分别有1.8%至4.7%不等的下滑。在入住率(OCC)方面,除奢华酒店略超去年同期外,超高端酒店的入住率也相对接近2023 年水平。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入住选择的增加,以及预订窗口的进一步缩短,酒店对价格把控的信心降低,即使是价格敏感度较高人群青睐的有限服务酒店也出现了双指标下降。最吃力的仍然是高端级别的酒店,未能如产品力更强的超高端和奢华酒店以价博取到量,每房收入(RevPAR)的跌幅高达7%。细观一周7天的表现来审视商务和休闲市场的变化。入住率(OCC)方面,周三、周四、周五三天均有略微上升,其中周四最为突出,达到 2%,作为差旅出行日的周一和周二,需求进一步下降。平均房价(ADR)方面,周三、周四在需求的带动下,下降幅度最小。
总体而言,周末业绩的不理想,凸显了休闲出游消费热度的降低给全国主要酒店市场带来的挑战, 但周中业绩的回暖也正在给酒店业带来新的机会。
2024年,东北地区(不含沈阳和大连的整个东三省)酒店市场表现突出,平均房价(ADR)和每房收入(RevPAR)的同比变化率均名列前茅。自2023年起,东北地区凭借独特的冰雪资源和优异自然条件,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冰雪旅游热潮,将国人对东北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冬季表现优秀,夏季长白山等地的避暑游也十分火爆。
从全年数据来看,东北三省整体在全国平均房价下滑的态势下逆势增长,每房收入指数(RGI)较2023年同期上升3%。分省份来看,哈尔滨所在的黑龙江酒店市场收入表现最佳,RevPAR同比2023年增长18%。其次是吉林,虽然长春的表现一般,但吉林周边市场入住率表现突出,最终实现吉林省域酒店的每房收入(RevPAR)超过2023年同期3%。相对而言,辽宁受到“尔滨效应”的辐射稍弱, 大连及辽宁其他区域在OCC和ADR上的表现都欠佳,全省酒店酒店RevPAR低于2023年水平。但是省会城市沈阳表现不俗,ADR提升助力RevPAR同比增长1.3%,优于其它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山西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宗教文化遗产以及独特的晋商文化。2024年8 月,《黑神话:悟空》出圈,在此热度的加持下,山西文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山西省官媒发布,截至2024 年11月,省内66个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超9000万人次,同比增长 19.94%,门票收入达30.75,同比增长近20%。从酒店市场数据来看,2024 年1-12月,受流量影响,尤其是暑期前后的5月到8月,山西整体出现连续四个月的ADR同比增长,OCC峰值出现在 8 月,达到75%;10 月借助国庆黄金周的假期流量,在ADR的支撑下,RevPAR也呈现了轻微增长,但热度不及暑期。作为首都的北京,2024年商旅市场复苏迹象良好,周二到周四4天差旅日的每房收入(RevPAR)都实现了止跌回稳,周四的同比变化率达到4.4%。就酒店级别而言,北京所有级别都是在平均房价(ADR)同比下滑的态势下呈现了入住率(OCC)的上升,带来每房收入(RevPAR)接近1%的增长。每房收入指数 (RGI)除中高端达到99之外,其它级别均持平或略微超过2023年。而平均房价(ADR)的下降,也使得北京在奢华级别上进一步拉大了和上海的距离。有趣的是,北京的超高端及其它级别的平均房价净值均超过上海。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奢华酒店平均房价(ADR)遥遥领先的上海市场,发现奢华和超高端级别在2024年成功维持了2023年的房价水平,而入住率 (OCC)未跌反升,每房收入指数(RGI)分别达到101 和103。下图所呈现的 4月到12月的入住率(OCC)和平均房价(ADR)28 天均值的变化显示,年中6-8月,上海酒店的平均房价有较为明显的下跌趋势。不过,从10月份开始出现转机,平均房价快速爬升,将年累计截至9月底时平均房价(ADR)同比下滑2.3%的形势扭转到截至12月底时的同比下滑只有1.6%,实属不易。会议会展的复苏、免签政策的利好以及国际航空运力的提升,对上海酒店市场的业绩表现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大湾区酒店业绩似乎还没有从国际入境游的潮流中明显受益。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期间的日度数据显示,此展会对酒店业绩的影响力减弱;但得益于供给量平稳、商务活动回暖,广州全年入住率(OCC)稍微落后但平均房价(ADR)得以支撑,特别是奢华酒店,成为唯一达到每房收入(RevPAR)同比持平的级别。
同在大湾区,深圳的表现略优于广州,每房收入指数(RGI)达到了101(虽然仍和2019年保持了一段距离)。2024年罗湖和福田两区的表现最为亮眼,受益于“港人北上”和商旅市场的复苏,在稳住价格的同时,罗湖和福田次级市场入住率(OCC)均超过2023年,每房收入指数(RGI)分别达到104 和103。
2024 年,酒店业受国际环境、经济政策、市场竞争、供给增加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不确定性中寻求发展,态势复杂多变。部分地区如东北、山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凭借特色资源、热点事件、交通利好以及区域互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2023年表现突出的城市如三亚、长沙、青岛、重庆、杭州和厦门等面对了客源被分流,RevPAR业绩明显下滑的挑战。2025年,商旅团队的复苏和国际入境的利好将是酒店业的机会。但是市场形势千变万化,相信酒店业朋友们会继续在动态的市场变化中找平衡抓机遇,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持续创新产品、精准发现消费需求,通过提升服务和客户体验加强运营力;同时,通过运用精准、及时的市场对标数据,提升决策力,让自己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凭借综合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