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4)》解读
最新动态
《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4)》解读
2024-12-04427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酒店评论,作者 | 吴琼瑶


2023年,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喜忧参半。一方面,招聘压力剧增,酒店全力拓展招聘渠道,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各层级员工月薪小幅上涨,人工成本率略有降低,酒店行业工作机会变“香”。




2023年,疫情阴霾散去,酒店行业市场迎来了全面爆发,市场景气上行。但是人力资源方面依然挑战重重。对比近五年的数据,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状况变化几何?疫情过后,酒店行业灵活用工比例有持续提升吗?招聘难的问题是持续恶化还是有所缓解?员工薪酬福利和人工成本率有哪些新变化?员工流失率情况如何?人力资源症结问题如何破解?2023年11月21日,由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并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答案。报告显示,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在国际品牌酒店的应用相比国内品牌而言更加普及;招聘压力剧增,酒店全力拓展招聘渠道;各层级员工月薪小幅上涨,人工成本率略有降低;员工流失率变化不大,酒店行业工作机会变“香”。未来,组织力越来越成为酒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的数据基于734份问卷,涵盖45家国内酒店集团和15家国际酒店集团,以及73家单体酒店,涉及不同档次和不同类型,覆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七个行政地区。以下是本次报告的重点内容。



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

在国际品牌酒店应用更加普及



2023年,酒店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在国际品牌酒店的应用更加普及。具体来看,对比2022年,2023年灵活用工比例在30%以上的比例略有上升,而在10%及以下的比例则略有下降。除劳务派遣外,实习生、小时工和外包的比例均进一步提高。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在小时工和外包的使用比例上,要高于本土品牌酒店,在劳务派遣的使用比例上要低于本土品牌酒店。


从档次上看,高端酒店,特别是国际品牌高端酒店使用小时工的比例相对最高,为94%;而奢华酒店,特别是国际品牌奢华酒店使用外包的比例最高,占比95%。




小时工是酒店常用的用工形式之一。2023年,酒店使用小时工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员、宴会服务员、洗碗工和客房服务员上,占比分别为67%、55%、44%和41%。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本土品牌酒店在各个岗位上的小时工使用上,占比都高于国际品牌酒店,特别是在客房服务员、洗碗工、工程部技能等岗位上,差异更加明显。


对比不同档次酒店,高端酒店在餐饮服务员、宴会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小时工核心使用岗位上,占比均高于其他档次酒店,在洗碗工、保洁、工程部技工等岗位上的使用上低于中高端酒店。




外包也是酒店常用的用工形式之一,但使用的岗位与小时工略有不同。2023年酒店最常外包的岗位是客房服务员、洗碗工、保洁、保安,占比分别为50%,41%、44%和36%。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在洗碗工、保洁、保安等常见的外包岗位上,国际品牌酒店的使用比例高于本土品牌酒店,而在餐饮服务员、宴会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岗位上,本土品牌酒店使用外包的比例高于国际品牌酒店。


对比不同档次酒店,高端型酒店在客房服务员、洗碗工、保洁、保安等核心外包岗位上均高于其他档次酒店,只有在餐饮服务员和工程部技工的外包上低于中高端型酒店。





招聘压力剧增,全力拓展招聘渠道



2023年,随着酒店业绩回暖,招聘需求剧增,“抢人大战”争相上演,压力巨大,各大酒店都在全力拓展招聘渠道。


对于招聘渠道,排在前三名的渠道依然是“网络平台”(92%)、“员工内部推荐”(90%)和校园招聘(70%),且员工内部推荐的比例连续5年上升,在生意全面恢复的情况下,内部推荐的方式更加快捷高效;校园招聘的比例虽然相比2022年下降了3%,但是五年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对比2019年上升了25%。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在各个渠道的使用比例上,均要高于本土品牌,特别是在校园招聘和酒店大型招聘会上,比本土品牌高出20多个百分点。


对比不同档次酒店,奢华酒店、高端酒店的主要招聘渠道是网络平台、员工内部推荐和校园招聘;其他三个档次酒店校园招聘的使用率相对少一些。





调查酒店招聘常用的网络平台,并按使用效果排序,数据显示,排名前五的是最佳东方、BOSS直聘、58同城、微信和当地人才网。



除了以上这些渠道,还有哪些新的卓有成效的招聘渠道,受访酒店提及最多的是当地的招聘渠道,比如当地人才网(市场)、当地招聘群、当地人社局组织招聘;其次是微信群、朋友圈和社区招聘、直播招聘。


直播招聘这种新型方式虽然只有18%的受访酒店表示参加过,但仍然值得关注,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招聘已开始转战至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快手、B站等平台,进入到抢人才的时代,做招聘要像做营销一样,敏锐、积极、主动,从“我需要、我被动、我等待”到应用雇主品牌来吸引人才,而直播招聘就是方式之一。


数据显示,在直播招聘的渠道上,45%的酒店参与的是第三方平台组织的直播招聘,39%的酒店参与的是集团组织的直播招聘,只有16%的酒店参与的是酒店自己组织的直播招聘;酒店直播招聘的平台主要集中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小鹅通上,占比分别为47%、34%、27%。





国际品牌酒店参与直播招聘的比例为35%,是本土品牌酒店的近3倍。国际品牌酒店更多是参与集团组织的直播招聘(占比77%),而本土品牌酒店更多是参与第三方平台组织的直播招聘(占比81%);国际品牌酒店更多是在微信视频号和小鹅通上进行直播招聘,而本土品牌酒店更多是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上。





对于人才紧缺的部门,餐饮部(60%)、前厅部(53%)、客房部(50%)等一线运营部门的人才紧缺状况依然位居前三甲。餐饮部的人才紧缺情况在疫情三年持续上升,在2023年所有回落,但依然是人员最为紧缺的部门。基于酒店业绩的恢复,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也自然上升,相比2022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国际品牌酒店餐饮部的人才紧缺情况相比本土品牌酒店高15%。但是在客房部、前厅部、市场营销部的人员紧缺情况相比本土品牌酒店要好些。对比不同档次酒店,奢华和高端酒店在餐饮部人才的紧缺上十分突出,占比81%和72%。





对于招聘上的挑战,70%的酒店提到“酒店人员流动大导致需求过大”,位列第一位;其次是 “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下降”(57%)和 “酒店收到的简历数量下降”(44%);最后是“酒店招聘成本收缩”(40%),且该挑战的比例相比2022年上升了12%。


对于导致招聘难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排序,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薪资待遇吸引力不足“,“服务行业就业观念的束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应对招聘难的问题,排在前五位的举措是:内部推荐、全员招聘;拓展招聘渠道,例如校园招聘、社区招聘、政府招聘等;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校企合作、利用好实习生资源;灵活用工,包括小时工、外包、内部帮工等等。由此可见,所有招聘渠道中,传统的内部招聘仍然是酒店认为最有效的招聘方式,在招聘压力之下,各大酒店都在通过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鼓励全员招聘。







各层级员工月薪小幅上涨,

人工成本率略有降低



2023年,从实习生到总经理,员工薪酬仍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23年,14%的受访酒店实习生月薪在“3000元以上”;51%的酒店实习生月薪在“2501-3000元”;30%的酒店实习生月薪“在2001-2500元”;5%的酒店实习生月薪在“2000元以下”。对比近四年的数据,实习生的平均月薪逐年递增,2500元及以上的比例达65%。



2023年,基层员工月薪在“4001元及以上”的占33%,占比最高,其中有9%的酒店基层员工月薪超过了5000元,其次是“3501-4000元”,占28%,在“3001-3500元”的占22%,在“3000元及以下”的占18%。对比近五年的数据发现,基层员工月薪稳步提升,在“4001元及以上”的比例对比2019年上升了27%。




2023年,主管的平均月薪水平在“5001-6000元”和“6001元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5%和15%;在“4001-4500元”和“4501-5000元”的比例均为21%,在”4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18%。对比近5年的数据, 主管月薪在“5001元及以上”酒店比例持续上升,对比2019年上升了34%,达到了44%。




2023年,部门经理月薪在“10000元及以上”的酒店占比为22%,对比2022年上升了4%。对比近五年的数据,部门经理月薪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9001元及以上”的比例对比2019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




2023年,总监级员工平均月薪对比2022年也略有提升。如下图所示,月薪在“15001元及以上”的酒店比例为49%,相比2022上升了8%。对比近五年的数据,总监级员工平均月薪整体呈上升趋势,月薪在“15000元及以上”的比例相比2019年翻了一倍多,在“10000元及以下”的比例则下降了33%。




2023年,总经理月薪在“70001元及以上”的酒店比例为19%,对比2022年上升2%;在“20000元及以下”的酒店占15%,对比2022年下降了4%,因此总体上看,总经理月薪对比2022年略有提升。



得益于酒店行业业绩的恢复和上涨,2023年,酒店年终奖略有上升。数据显示,34%的酒店年终奖在1-2倍月薪之间,16%的酒店年终奖在2-3倍月薪之间,这两个区间的比例对比2022年均上升了11%。


2023年,虽然各层级员工薪酬水平均有上升,但酒店人工成本率总体上有所下降。8%的受访酒店人工成本率超过50%,该比例相比2022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人工成本率在40%-49%的酒店占比下降了5%。对比不同档次酒店,目前,高端型酒店的人工成本率最高,12%的高端酒店人工成本率在50%以上。






酒店行业工作机会变“香”,

员工流失率变化不大



2023年酒店员工流失率情况变化不大,10%以下的低流失率比例略有上升。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本土品牌酒店员工的流失率比国际品牌酒店更低。


国际品牌酒店员工流失率在“10%以下”占15%,比本土酒店低30%;流失率在“11%-20%”的比例为23%,比本土品牌酒店低8%;而流失率在“21%及以上”的各个区间均比本土酒店高,特别是在“31%及以上”的比例为37%。



对比不同档次酒店,奢华型酒店员工流失率在31%及以上和41%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8%和13%,在所有档次中最高;员工流失率在10%以下的比例为13%,在所有档次中最低,可以推断奢华酒店的员工流失率情况相对最高;而中端型酒店员工流失率在“10%及以下”和“20%及以下”的比例分别为49%和76%,在所有档次中相对最低,由此可见中端型酒店的员工稳定性相对最好。



2023年,受访酒店对员工流失率最高的三个部门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餐饮部、前厅部和客房部,其次是市场营销部、保安部和工程部。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酒店,员工流失率最高的三个部门都是餐饮部、前厅部和客房部,只是国际品牌酒店餐饮部流失率比本土品牌酒店略高,而客房部流失率低于本土品牌酒店。对比不同档次酒店,奢华型和高端型酒店流失率最高的部门排在第一位的是餐饮部,而其他档次酒店是前厅部。




对于员工离职的外部原因,2023年排在首位的仍然是“薪酬与福利低”(72%),且相比2022年上升了5%;由于业绩整体恢复,酒店生意红火,“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再次回归到第二位,占45%;“酒店行业人才缺口大”(41%)和“个人晋升机会少,职业发展不明确”首次超越“其他行业更有吸引力”(37%)的因素,排第三位和第四位。2023年,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传统具有人才吸引力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反而酒旅行业生意恢复较好,因此员工相对更加珍惜酒店行业的工作,其他行业的吸引力相对有所下降。



如何应对员工流失?排在前三位的解决方案分别是“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68%)、“将更多的内部晋升机会提供给员工”(68%)和“定期举办员工活动”(60%)。对比近五年的数据,“定期人才盘点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一举措在经历了连续四年下降后,在2023年有所回升,说明疫情过后,酒店也开始关注员工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诉求。




总结与展望



2023年,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喜忧参半。一方面,招聘压力剧增,酒店全力拓展招聘渠道,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各层级员工月薪小幅上涨,人工成本率略有降低,酒店行业工作机会变“香”。


 数年的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招聘难度大”“人工成本占比高”“薪资水平低””员工流失率高“是行业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的核心问题。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未寻得良方,最终发现这些挑战每年依然存在。面对新时代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Z世代年轻人职业发展的诉求,酒店行业的用工理念和组织模式需要根本性的变革。组织力越来越成为酒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从组织上进行变革创新,创立良好的文化土壤、组织架构、制度保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职务: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排版:刘一涵


来源 | 酒店评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