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发布调整2025年节假日安排。根据官方消息,修改后,7个节日共放假13天,增加2天法定假期。除夕正式纳入法定假日,春节放假4天,调休至8天。劳动节放假2天,调休5天。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各1天,调休形成3天假期。
经过十一年的等待,再次迎来法定假期的增加,这标志着中国正迈入一个新的全民旅游时代。这次假期的增多,预示着国家对全民旅游的重视和推动,也是对国民休闲生活品质提升的积极响应。这将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旅游时间,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气象。
法定假期的增加能为旅游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或困难?此举能为此前带薪休假难以实施的困局带来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吗?
01
各省法定假期现状
从各自治区、州在法定假期现有的安排看,大多在17至20天之间。以新疆和宁夏为例,法定假期为17天;西藏和青海则为19天;而广西则达到了20天;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法定假期同样为20天。这种假期的设置,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闲时间,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时间基础,支持了云南、贵州、四川旅游业遥遥领先的发展。
中国在法定假期及带薪假期的总天数方面,全球排名相对较低,位列第101位。相较法国、西班牙等国,其36天的假期天数显得捉襟见肘;而与意大利的32天、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的30天相比,差距更是明显。荷兰和英国的28天假期,日本26天的假期制度,甚至越南的22天假期,都显示出我国在假期安排上的不足。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休息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带薪假期的总天数(包括公共假期)明显不足。这表明,我国的假期调整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若以日本的假期制度为参照,我们至少还可以进一步增加8天的假期。人们期待通过科学、合理的假期调整,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休息权利,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一调整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尊重,也是提升国家整体幸福感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
中国在世界各地假期数量排名上在百名开外
02
倒逼企业增加休假
增加两日法定假期,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将迫使企业调整其休假策略,进而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这在客观上无疑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消费时间。深入观察这两日假期的安排,一是在春节,一是在劳动节,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假期管理的目的——引导人民群众对传统佳节的重视和关注,以及传统佳节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强化。同时,这也强调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突显了人文关怀。
从假期的最终规划来看,2025年春节比往年多出一天的假期,这在客观上必然将刺激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缓解一些因人群集中出行而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样的政策调整,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假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真正实现或逐步实现将假期交由人民自行安排的愿景。
这样的决策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影响了企业和个人,也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了国家对于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关注与支持。它不仅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活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
03
增加法定假期是发放普惠福利
从国家对假期管理的倾向来看,确实充分吸纳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意见,对集中休假的弊端进行了有效的修补。然而,由于消费习惯和假期习惯的惯性,我们无法一蹴而就地完全转变现有的休假模式。因此,通过增加法定假期置换的方式,来减少拼假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一举措将实现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增加了人民的法定假期,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从而间接实现了工资增长的目的;二是通过法律手段,弥补了带薪休假执行不彻底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在未来将带薪休假转化为法定假期。这虽然是一种趋势,但也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从今年开始,每年增加两天法定假日,那么在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就能增加十天的法定假期。这样,我们的调休拼假问题基本上就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一过程虽然需要时间,但它是朝着更加公平、更加人性化的假期管理方向迈进的重要步骤,值得我们期待和努力。
对于旅游业而言,假期的增多或人民群众实际获得的假期增多,无疑是一个长期利好的因素。这一变化将为旅游业的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可能彻底改变景区的淡旺季格局。随着旅客出行的更加随时化,这将在客观上推动旅游业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从而促使旅游业的营销活动常态化。
因此,旅游业需要在此背景下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和拓展其服务内容和形式,以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旅游业的持续繁荣,也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旅游选择,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图源:摄图网
04
革命性的假期管理探索
确实有一部分同仁对于本次假期调整的举措反响较为平淡,其背后原因可归结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经营思维。依循传统假期的思维方式,我们往往认为假期调整并没有延长消费时长。然而,从更为长远的视角来看,此次调整无疑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探索。持续的增加法定假期是落实习总书记将旅游作为战略支柱产业重要指示的核心举措。我们通过增加法定假期的方式,不仅实现了调休的灵活性,更是变相地提升了人民的薪资水平。这样的假期变革,无疑是值得鼓励与支持的。
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变革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消费市场的活力,更是对传统工作与休息模式的挑战与突破。它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配置假期资源,使得人们在获得更多休息时间的同时,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消费、去旅游、去享受生活。这无疑是对我国劳动人民权益的进一步保障,也是对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积极推动。
因此,我们应该以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次假期变革,将其视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毕竟,革命性的探索往往需要勇气和决心,而这次假期变革正是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出的坚定步伐。
大理休闲度假目的地 图源:摄图网
05
增加法定假期平替带薪年假执行困局
假期的调整需遵循渐进原则,旨在转变民众的消费习惯,以及工作模式与生活安排。这一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需稳步推进。自1999年我国假日经济起步至今,已历25载。尽管人们已习惯当前的假期安排,且存在诸多诟病,但其优势仍占上风。要促进消费增长,两个关键前提必不可少:一是民众具备消费能力,二是拥有消费时间。这两点正是我们通过假期管理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因此,假期的调整方向应倾向于增加法定假期,以应对带薪年休假执行不力的困境。通过增加法定假期,不仅能间接提高职工工资,还能有效增加消费时间,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此举不仅有助于调整民众的生活节奏,更能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应以此为契机,逐步引导民众形成更为合理、健康的消费与休假模式,以实现假期的最大效用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06
建议与展望
1. 鉴于民众对于休假需求的日益增长,建议政府进一步增设更多的法定节假日,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休假需求和促进消费繁荣。
2. 为了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建议将带薪年假法定化,明确规定企业和单位必须执行,以增强劳动者的休假权益保障。
3. 政府及国有企业应当率先实施弹性工作制,树立行业标杆,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社会的弹性工作制度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劳动者需求。
来源 | 执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