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做餐饮,开源节流不是“能省则省,能控则控”
最新动态
做餐饮,开源节流不是“能省则省,能控则控”
2024-11-1258
导读:人人都在喊“餐饮微利时代到来”,开源节流的概念深入人心,作为餐饮老板的你,该如何理解开源节流呢?

就在前几天,我参加了我们服务的一个品牌的月度经营分析会,有很大感触,特地和你分享。

分析会开始,各门店的店长、厨师长上台,回顾上一个月的经营状况,营业额多少,各项费用多少,人效、时效、坪效等等。

然后,总部人员再针对各项数据和往期进行对比,哪些费用占比高了需要控制,哪些费用占比正常需要保持,哪些费用占比减少了需要再接再厉。

最后,提出新目标,提出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很明显,整个会议的探讨主题就是“开源节流”!

你是不是感觉这样的流程很熟悉?因为大多数餐饮老板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实话实说,这样的月度经营分析会“弊大于利”,给门店经营带来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带来的好处。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节流不是“节省”和“控制”

首先,大家对开源节流的“节流”有误解,把节省和控制看成了工作重点。
其实,在餐饮行业,“节流”的真正含义是“杜绝浪费和成本结构合理”!
擦桌子要用两块毛巾,一块清理,一块清洁,你变成用一块,看上去是节省,但实则是“降低质量”。
炒一道菜,三分油能炒出来,五分油也能炒出来,但五分油炒出来的更好吃,“节流”的概念一出来,数字一对比,厨师长立马要求用三分油了,看上去成本得到了控制,但实则是“降低口味”。
这都是对“节流”的错误理解,有损顾客价值的“节流”动作都是伤害性动作,所以,“节流”的核心不在“节省”和“控制”,而在“杜绝浪费”和“优化成本结构”。
如果一大块牛肉,只取中心容易切的肉,其他地方的丢进垃圾桶里了,这就叫浪费,它没有给任何人创造价值,是坚决要杜绝的。
新鲜的食材,储存不当,坏了,变质了,最后丢掉,这就叫浪费,也是坚决要杜绝的。
浪费的标准就看它有没有给我们创造价值。只要对顾客有价值的成本支出都不算浪费。
“成本结构合理”怎么理解呢?
如果做一份让客人吃着满意的辣椒炒肉,别人的成本25块,你的成本30块,那就是你的成本结构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哪里?有可能是供应链的问题,也有可能厨艺制作的问题,更有可能是人资结构的问题......不管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因为你的成本结构不合理,你就必须要优化。
“节省、控制”和“杜绝浪费、成本结构合理”,这是对“节流”的两种不同理解,理解不同,行为导向也不同。
能省则省,能控则控,就变成了“抠”,“抠”到最后,“抠”到了客人头上,最终会被这种节流方法反噬。
杜绝浪费和优化成本结构就不同了,它不损害客人的利益,只是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和优化,这才是向内求的正确姿势。

开源节流的重点是“开源”
第二个就是“开源”的问题,开源节流这个概念,“开源”才是第一要务,大多数餐饮老板把它理解偏了,重点压在了“节流”上。
只省钱不赚钱,永远还是不赚钱。
只“节流”不开源,水池里永远还是没有水。
和餐饮老板们交流的时候,我有个口头禅就是“业绩治百病”,这个口头禅通用性极强。
有的老板抱怨定位、抱怨装修、抱怨出品、抱怨团队成员,但业绩好的时候,他什么都不会抱怨。
就拿这个月度经营分析会来说,业绩再提升一倍,各项费用的占比都会降低,人效、坪效、时效都会提升,会上谈论的各种“节流”办法,刹那间就变得多余。
比如说人效的问题,我们不能就人效论人效,人效低了,这个时候不是说要减人,而是要想办法提升营业额,开源,让所有人忙起来,这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如果你店铺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人效还是不达标,那就是结构性的问题了,这就要回到上面所说的“节流”问题上,人力成本结构要合理。
怎么开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经营的成果在外部,外部才是营收的来源。
一家门店,指望内部抠抠搜搜那三瓜俩枣,还不如把精力放到外部,哪怕只是提升十分一的营收。
开源节流,开源节流,开源要放在第一位,节流放在第二位,餐饮行业越难,越是激发狼性奋力抢市场的时候。
不过,不是说不让你节流,让你节流,但节流要节得正确,不浪费、成本结构合理、无损顾客价值,而不是能省则省、能控则控。
除了“开源节流”的问题,我还想分享一下个人对“数据导向”的看法。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尽管这是别人的月度经营分析会,但你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大多餐饮老板都是这种会议方式。

这种会议的方式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以数据中心”,大家都盯着数据看,根据数据找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找解决办法,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在和数据掰扯,而少了最重要的“人”!

餐饮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同,一个天天要接触活生生的人,一个是天天和冰冷的数字打交道,用数字的逻辑解决人的问题,总感觉“驴唇不对马嘴”。

在餐饮行业,数据后面对应的都应该是活生生的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数据为中心”,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助力门店经营。

比如这次月度会议,有位店长提到了租金的问题,说租金占比太高,应该让房东降低房租,总部应该找房东谈,哭穷,说大环境不好,然后把房租降下来,这种解题思路完全是受数据的影响,结果把方向给带偏了。

所以说,数据是死的,数据思维很多时候导向的是一条“死路”。人是活的,用“人”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无数个活路。

假设用人的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房租后面是房东,房东也是一个投资者,人家也要赚租金还房贷,或者让自己的资产增值,将心比心,解题思路绝不是降低别人的收益,从而来增加自己的收益,所以,经营是我们的核心,我们的收益提升是在经营提升上。

同样的数据,“以人为中心”导向的却是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怎么做到“以人为中心”呢?

就拿这次月度经营分析会而言,除了过一遍月度的经营数据,我感觉应该增加一些更有经营价值的提议。

1、这个月我们给顾客创造了什么独特的价值?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2、这个月我们门店是如何获得新顾客的?又是如何留住老顾客的?

3、这个月我们的员工身上又有什么闪光点?哪些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在获客、留客方面,我们有没有创新的点子和方法?

诸如此类的问题,围绕顾客,围绕员工,围绕供应商,围绕和我们经营有关的“人”来展开,我想对我们更好的经营门店更有实际意义。

写在最后

做餐饮就是这样,胜在方向,更胜在细节。

即便是一次月度经营分析会,即便是对“开源节流”的不同理解,也有可能把门店经营导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开源节流重在开源,餐饮门店经营的结果是外部,收入来源也是在外部。

节流不是能省则省,能控则控,而是杜绝浪费,保持成本结构的合理性。

做餐饮,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数据为中心。

????????

各位餐饮老板,金刀侯线下“金桌茶局”已经启动,一万米米,解决协助你解决三个问题:①打爆现有门店的方法;②打造品牌的逻辑;③整套营销体系的落地方案。一对一咨询,两天时间,加后面联系方式,备注“金桌茶局”。

????????????

你好!我是金刀侯,专注餐饮品牌全案打造及落地辅导。

很高兴认识正在餐饮行业创业的你!

再小的个体也是一个品牌,再小的门店也需要品牌化,因为餐饮已经到了品牌时代!

从现在开始,每天完善一点点,努力让手上的项目成长为真正的品牌。

餐饮实战出身,科班营销专业,也是餐饮投资者,专注餐饮品牌化打造和咨询!

持续分享餐饮干货和品牌体系化打造方法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