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五个核心维度看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复苏现状
最新动态
五个核心维度看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复苏现状
2024-10-165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酒店评论,作者 | 陈侠肇


中国旅游业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尽管展示出显著回升趋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通过市场复苏情况、基础设施差异、服务质量、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核心维度,结合具体数据和案例,对中国旅游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市场复苏的复杂性与缓慢性


新冠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打击无疑是深远的。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同比骤降52.1%,旅游收入下降61.1%。2022年,尽管国内疫情防控逐步放宽,但旅游市场的恢复仍显缓慢。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旅游人次为2.54亿,较2021年增长了5.3%,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游客人数仍减少了50%左右。这种缓慢的复苏主要源于消费者对疫后出行安全的顾虑尚未完全消除,尤其是在选择拥挤的城市和热门景点时,游客表现得更加谨慎。


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3.08亿,同比增加23.1%,显示出消费需求的显著回升。然而,这一数字仍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1亿人次,表明疫情后的旅游市场复苏虽然持续,但并不及预期。尤其在疫情爆发带来的心理阴影下,许多游客倾向选择人流较少、自然风光优美的乡村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与国内市场相比,中国的国际旅游市场复苏步伐明显更为迟缓。2022年中国入境游客总量仅为560万人次,较2019年下降了88.6%。尽管2023年初中国逐步放宽了入境政策,但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反复以及各国复杂多变的防控政策,使得中国的国际旅游市场复苏困难重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全球国际旅游在2023年恢复至疫情前80%的水平,而中国的入境旅游则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航空业的恢复速度也为旅游业的复苏带来了新的瓶颈。2023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数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维珍航空、澳洲航空相继撤出上海航线后,在中国内地运营了40余年的英国航空也要暂时告别北京了。国际航线不足、航班频次减少,使得境外游客的旅行便利性大大降低。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滞后性复苏,使得旅游行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至疫情前的辉煌。


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中国的旅游基础设施在热门景区和一线城市已相当完善,但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的发展仍较为滞后。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然而,这一成就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西部及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以西部的青海为例,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2021年青海湖的游客数量仅为450万人次,远低于东部热门景区如黄山、张家界的数千万游客规模。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归因于交通不便、服务设施匮乏等基础性问题。尽管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升,如“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交通改善,但游客到访偏远地区的成本和不便依然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偏远地区若要提升旅游吸引力,亟须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尤其是在航空、铁路方面的建设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中国政府在2023年通过“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计划投入约2.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东部沿海地区和主要城市仍然是资金的重点流向地。以海南为例,2023年海南自贸港吸引了大量投资,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达8100万,比上一年增长10.5%。相较之下,甘肃和新疆等西部省份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游客接待能力与资源开发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需求不匹配


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步从传统观光转向高品质、个性化旅游体验。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 年,超过45%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选择定制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需求显著上升。传统的“大众观光”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旅游需求,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创新性、深度体验及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市场需求在迅速转型,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却有待进一步提升。以酒店行业为例,2023年,国内本土五星级酒店品牌的顾客满意度评分为81.3分(满分 100),而国际品牌酒店的评分为87.9分。这种差距反映出国内酒店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中,价格与服务质量不匹配的问题屡见不鲜。包括前段时间在媒体上“经济型酒店价格直逼五星级酒店”的问题引发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


此外,一些国内热门景区的基础服务仍有待改进。2022年,中国十大热门景区中有超过30%的游客反馈称,景区内餐饮服务和公共设施未达预期。这些问题显示,尽管游客数量回升,旅游行业在优化服务体验、提升细节管理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际品牌酒店的顾客满意度略高一筹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压力


旅游业的快速扩张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以云南大理洱海为例,由于过度开发,洱海水质在2017年被评定为Ⅳ类水质,不再适宜饮用。当地政府随后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了开发与游客进入。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九寨沟景区,地震后景区生态环境一度遭受重创,尽管逐步修复,但游客数量的激增仍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而中国也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然而,根据2022年《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排名仅位列第38位。尽管一些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已实施了限流措施,但全国范围内的落实仍有待加强。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过度依赖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常常忽视环境保护的长期可持续性。


数字化转型的滞后与机遇


中国的数字支付和在线预订服务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超过80%的游客通过手机预订酒店和门票。然而,尽管大型景区和旅游企业逐渐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小景区的数字化转型却相对滞后。根据《2023年中国旅游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约60% 的中小景区尚未实施智能化管理,导致运营效率低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极大提升旅游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精准营销能力。然而,截至2023年,只有 15%的旅游企业使用大数据进行游客行为分析。这一比例远低于欧美国家,欧美约40%的旅游公司已将大数据作为决策的重要工具。中国旅游企业若要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需加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旅游产品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和精准度。


中国旅游业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尽管展现出显著回升趋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市场复苏的复杂性、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发展、服务质量的提升滞后、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冲突,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迟缓,都是行业亟须解决的课题。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企业及相关利益方需共同努力,推动旅游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文作者职务:

陈侠肇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商学院讲师、会展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排版:王玉琪


来源 | 酒店评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