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华东方退市倒计时,阿里巴巴72亿抄底香港传奇物业!
最新动态
文华东方退市倒计时,阿里巴巴72亿抄底香港传奇物业!
2025-10-243
图片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璞缇客精品酒店,作者 | 小璞

图片

上周五,香港商界接连传出两笔重磅交易,牵涉英资巨头怡和集团、奢华酒店文华东方与科技巨擘阿里巴巴,顿时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

图片
图源:酒店官方


10月17日,怡和集团Jardine Matheson)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42亿美元(约326亿港元)的估值收购其尚未持有的文华东方酒店集团Mandarin Oriental Hotel Group)剩余11.96%的股份,将其私有化,并表示该策略性收购最终将促使后者从新加坡股票交易所退市。


图片
港岛壹号中心 图源:网络资源


几乎同时,文华东方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达成协议,9.25亿美元(约72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其香港铜锣湾旗舰写字楼“港岛壹号中心”的顶部13个楼层、屋顶广告位及50个停车位。


图片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以上两笔交易存在着内在的紧密关联。AASTOCKS新闻报道,怡和私有化报价中每股0.6美元的特别股息,其资金来源正是文华东方出售铜锣湾物业所得


图片
香港怡东酒店旧照 图源:网络资源


怡和的收购报价较文华东方近期股价溢价高达52%,显示出其全面控股的决心;而阿里此次购入约30.16万平方英尺楼面作为香港总部,也缔造了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宗写字楼交易,为本地的商业地产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图片
港岛壹号中心 图源:网络资源


文华东方则表示,此次出售符合其轻资产策略,公司正将重点转向发展酒店管理业务。




图片


资本市场的波谲云诡之下,往往隐藏着历史的伏笔。


图片
外滩怡和洋行老楼旧照 图源:网络资源


若我们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时间维度,便会发现,42亿美元的私有化估值、52% 的收购溢价、9.25亿美元的物业出售......在这一系列的数字与条款下,一段跨越近两个世纪的商业故事迎来了至关重要的转折。


图片

怡和集团Logo @图源:集团官方


1832年,苏格兰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在广州创立怡和洋行凭借鸦片与茶叶贸易迅速起家。香港开埠后,怡和迅速成为这片土地的“幕后推手”,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说。其版图从铜锣湾东角的糖厂与货仓起步,逐步筑起一个横跨亚洲的英资商业帝国。


图片
外滩27号怡和洋行 图源:网络资源


从持有中环过半优质物业的香港置地,到深入社区的7-Eleven、万宁、惠康等零售网络,再到航运、金融等命脉行业,怡和的商业触角已遍及香港的每个角落。


图片
曼谷东方酒店旧照 图源:网络资源


而文华东方的故事,则在怡和的羽翼遮蔽下展开。品牌的根源可追溯至1876年开业的曼谷东方酒店,这是暹罗王国的第一家豪华酒店,见证了大航海时代的东方风情。


图片
曼谷文华东方酒店 图源:酒店官方


近一世纪后,1963年,怡和在中环心脏地带打造了声名远扬的香港文华酒店,它不仅是当时港岛的最高建筑,更以黑金花浮雕、东方美学与传奇服务,成为名流雅士的聚集地。


图片
香港文华酒店旧照 图源:网络资源


1985年,文华与东方这两颗明珠正式合璧,“文华东方”(Mandarin Oriental)品牌诞生,其标志性的折扇徽章,从此成为低调、奢华的象征。


图片
香港文华酒店旧照 图源:网络资源


仅一年后,文华东方便香港联交所上市。为拓展全球融资网络,它展开了一场横跨三大洲的布局:1989年将上市主体迁至百慕大,1990年以存托凭证登陆纽约,1996年登陆新加坡,形成“三地上市”架构。


图片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 图源:酒店官方


然而,全球化伴随高昂成本:2006年,集团以“降低合规支出”为由从纽交所黯然退市,战略重心回撤亚洲。这一步,已为如今的全面私有化埋下伏笔。


图片
文华东方折扇 图源:品牌官方


不过,退市绝非终点,这更像是怡和对其百年资产的一次深度重整。私有化将使文华东方彻底摆脱短期业绩压力与公开市场披露负担,在动荡的全球经济中重获决策自由。




图片


而阿里巴巴购入的港岛壹号中心,其前身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也远超一栋普通建筑的范畴。这块被称为"Lot No.1"的土地,承载着香港开埠以来的完整记忆:1841年,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举行的首次土地拍卖中,怡和洋行便购得了此地块。


图片
香港怡东酒店旧照 图源:酒店官方


1973年开业的怡东酒店,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不凡。这座圆柱形建筑是当时港岛唯一的临海酒店,更曾一度夺得"亚洲最高酒店"的桂冠。


图片
香港怡东酒店旧照 图源:酒店官方


其命名"怡和有东角"揭示了怡和洋行与铜锣湾东角的地理位置,见证着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痕迹。更为特别的是,这家定位四星级的怡东酒店,曾是文华东方旗下唯一不冠以"文华东方"之名的特殊存在,是家族中极其低调却备受珍视的成员。


图片
香港怡东酒店旧照 图源:酒店官方


酒店内的Dickens Bar作为香港最早的爵士乐基地,曾吸引无数文化名流;而其粤菜餐厅"怡东轩"更荣获米其林一星殊荣,成为一代港人的味觉记忆。


图片
香港怡东酒店重建前后 图源:网络资源


2018年,面对香港土地价值的攀升与高端写字楼需求的激增,怡和集团作出了重大决策,将运营46年的怡东酒店拆除重建。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广泛唏嘘,无数港人专程前来与这座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建筑告别。2019年,怡东酒店正式结束营业,原址开始重建为甲级写字楼。


图片
港岛壹号中心 图源:网络资源


重建过程恰逢香港商业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2017年市场高位时,文华东方曾对怡东酒店招标,传闻有财团出价高达270亿港元却遭婉拒。不料随后的社会运动与疫情冲击,导致香港写字楼空置率攀升、租金大幅回调。当2024年这座命名为"港岛壹号中心"的写字楼落成时,市场环境已今非昔比。


图片
港岛壹号中心 图源:网络资源


正是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以72亿港元购入该大厦顶部13层的交易,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若以全栋估值约150亿港元计算,较七年前的潜在价值近乎"腰斩"。


纸面上看,这笔交易绝对算得上“亏本”买卖,但实际上,对怡和而言,这意味着规避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时止损。同时,此次物业出售产生的现金流,将通过特别股息形式回流,降低了怡和实际收购成本,并加速文华东方的退市进程对阿里巴巴来说,则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获得了铜锣湾旁的绝佳总部选址。


图片
港岛壹号中心 图源:网络资源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对此称,香港为集团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此次收购香港地标物业,充分体现阿里巴巴集团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图片
阿里巴巴收购报道 图源:财经新闻


怡和此时的“忍痛割爱”将间接推动香港从传统贸易枢纽向着国际创新中心发展。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上,历史与未来正在完成又一次意味深长的交接。



图片


怡和“舍利”的背后,也藏着对资本效率、战略自由与长远趋势的权衡。退出旧资产,正是为了更轻盈地拥抱新战场。


图片
马尔代夫文华东方酒店(待开) 图源:酒店官方


目前,在首席执行官罗伦·克莱特曼 (Laurent Kleitman) 的领导下,文华东方正加速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品牌组合规模翻倍。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依托于一种更灵活、更专注的“轻资产”模式。


图片
岘港文华东方酒店(待开) 图源:酒店官方


从巴塞罗那到巴黎,文华东方近年来陆续出售物业所有权但保留管理权的举措,表明集团正致力于从不动产所有者转变为奢华服务的提供者与管理者。


图片
迈阿密文华东方酒店(待开) 图源:酒店官方


此次出售香港铜锣湾物业并保留管理业务,也符合该策略,使公司能将重点转向发展酒店管理业务。在释放巨额资本后,集团将通过长期管理协议确保品牌标准的统一与稳定的收益流,让自身能更灵活地深耕其核心竞争力:传奇式的服务与独特的东方美学。


图片
巴厘岛文华东方酒店(待开) 图源:酒店官方


为了实现翻倍目标,文华东方已将目光投向全球关键市场,计划重点扩张中东、日本、北美及欧洲主要首都城市。同时,其在大中华区的布局也未停步,未来数年内,上海西岸、南京越城、苏州中環、杭州恒隆、西安曲江等地的文华东方新分号将轮番登场。


图片
上海西岸文华东方酒店(待开) 图源:酒店官方


与战略扩张同步的是品牌形象的全面焕新与数字化升级。今年以来,文华东方发布了1985年至今的首次品牌视觉焕新,并推出了重新设计的“Fans of M.O.”忠诚度计划,以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和专属社区取代了传统的积分制度。与此同时,集团升级了移动应用程序,将其打造为客人的“数字管家”,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在维护传统的同时,以更当代、更数字化的姿态吸引新一代“扇粉”。


图片
 图源:品牌官方


从1963年香港中环的首家旗舰店起步,到如今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运营着44家酒店及众多酒店式公寓与奢宅项目,文华东方的旅程始终围绕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图片
图源:酒店官方


未来,随着私有化完成,这艘卸下重负的巨轮将驶向新的航程。它不再需要为财报的短期波动所困扰,而是能够在怡和的庇护下,更从容地打磨其“尽善尽美”的东方承诺。


图片
图源:品牌官方


这次折扇的轻合,正是为了下一次更优雅、更自信地展开。


- End -

撰文 / 小璞
图片 / 酒店官方、品牌官方、新闻报道、网络资源等

图片
来源 | 璞缇客精品酒店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