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忽视银发经济?看日本Club Tourism如何撬动1600亿营收
最新动态
忽视银发经济?看日本Club Tourism如何撬动1600亿营收
2025-09-268
图片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酒店评论,作者:刘晓庆


Club Tourism作为日本老年旅游市场的领军企业,通过精准的需求洞察、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以及全方位的营销策划,成功激活了老年客群的消费潜力。其运营模式为酒店服务老年客群提供了多维度的借鉴思路。


Club Tourism坐拥日本老年旅游市场份额第一的交椅,在全日本旅行社排名前十。由此可见,老年旅游已经成为日本旅游市场中的重要部分。该旅行社的会员达700万,其中60-70岁老年人占比超80%,复购率达65%,会员粘性超强。基于庞大的会员数量和超高复购率,使得Club Tourism近年营收稳定在1600亿日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0亿日元(约合1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门服务老年人的旅行社,Club Tourism是如何成为日本老年旅游市场上的佼佼者的?


本文希望通过介绍这家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够给酒店的从业者一些启发和借鉴。


Part 01.

深度经营策略:超越传统旅游的

价值创造


1.精准主题产品:兴趣驱动的深度体验


Club Tourism以“兴趣圈层”为导向,开发主题产品线,突破传统观光模式,主要为文化体验类、自然探索类和生活方式类。


文化体验类中,以寺庙主题旅游为例,在这一主题旅游中,游客能够体验到神社佛阁那些不为大众熟知的魅力旅行,比如仅限当日的开帐(指将平时不公开的宝物、佛像等展示出来供人参观)、特别参拜、包场参拜等活动。同时还安排了寺庙及佛像方面专家同行,通过在旅途中开展讲座,实现深度学习。


图片

寺庙类主题旅游宣传页


再如,可与历史讲师一同亲身感受日本历史及文化的旅行团,比如规格颇高的神社“本宫参拜”,以及走访热门历史人物故地等主题的旅行团。正因为这些并非普通的观光旅行,而是一场场“探寻日本历史之旅”,所以更能让人感受到充满文化和历史的独特魅力体验。


图片

历史探访类主题旅游宣传页


在自然探索类中,会有根据健行、远足、名山攀登不同目标设置的分级式登山活动。比如,只要穿着运动鞋就能轻松参加的一般徒步旅行;有的是能一边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以及四季色彩,一边漫步的远足旅行;此外还有以攀登各具特色的山峦以及名山为目标的登山旅行。从增进健康的健步走,到实现攀登向往的翻越名山,乃至海外远足、徒步旅行,老年人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行之旅。


图片

登山类主题旅游宣传页


当然为喜爱花卉的朋友们,Club Tourism也推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赏花之旅,比如游览花园、探寻山间野花等。还有花卉向导同行的旅行项目,以及在闭园时段特别开放的赏花活动。


总之,Club Tourism将人群进行了精准细分,通过提供深度、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旅行体验。


2.社交属性植入:从行程服务到社群构建


调研显示,82%会员认为“社交体验”是选择Club Tourism的关键因素,75%的会员会在旅行中建立至少3个长期社交关系。Club Tourism通过“兴趣聚类-场景互动-长效链接”三步法,构建老年社交生态,提升会员粘性和复购率。


兴趣聚类:主题产品自然吸引同好群体,如艺术旅游汇聚绘画爱好者,形成初始社交联结。


场景互动:行程中设置小组讨论、旅行故事分享会、团队协作游戏(如定向越野),强化情感交流。


长效链接:旅行前会在线上会员平台公示参与者的兴趣标签,辅助行前组队;在线下空间,可以通过运营“旅友咖啡厅”,组织旅游分享会、文化讲座,形成“旅行前中后”全周期社交场景。


Club Tourism还 会 面 向 用 户 发起充满激情的“旅行回忆”摄影大赛,鼓励他们分享那些镜头下捕捉的难忘瞬间。获胜者将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在小册子和官方网站上展示,增强归属感。不仅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Club Tourism还通过设立激励体系,如获奖者获地方特产礼包(价值5000-10000日元),年度总冠军可免费参与高端主题旅行等方式,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


图片
图片

各种线上线下活动的宣传通知

图片

招募“旅行回忆”摄影大赛宣传页


Part 02.

对酒店业的启示与建议


Club Tourism作为日本老年旅游市场的领军企业,通过精准的需求洞察、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以及全方位的营销策划,成功激活了老年客群的消费潜力。其运营模式为酒店服务老年群提供了多维度的借鉴思路,以下从需求洞察、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需求洞察:以平等视角解码老年客群住宿诉求


(1)生理需求:从“被动保障”到“主动适配”


行动便利性:参考Club Tourism专为老年游客定制的低底盘大巴并配备脚踏板的适老化细节,酒店可在公共区域加装扶手,电梯按钮标注大字体并配备语音播报等等,避免因设施障碍让老人产生“被照顾”的心理压力。


健康管理前置化:入住时以“了解您的习惯”为出发点(而非询问病史),通过温和沟通收集健康信息,如“是否需要我们为您准备软食?”,并据此提供定制化服务(如糖尿病餐)。


(2)情感与社交需求:构建“无龄感”社交场景


兴趣社群的平等参与:借鉴Club Tourism以“文化体验、自然探索”凝聚同好的模式(如寺庙主题游、秘境赏花),酒店可设立“书画角”“徒步俱乐部”等兴趣空间,以“共享爱好”为切入点,避免将活动标签为“老年专属”,让老人以“爱好者”而非“被关怀者”的身份融入。


代际互动的尊严设计:推出“家庭记忆工坊”等活动,鼓励老人与子女共同完成手作、影像制作,沟通时使用“您希望如何呈现这段故事?”等开放式提问,尊重其主导权。


(3)尊严需求:规避“俯视式关怀”的沟通细节


语言与姿态:沟通时保持视线平等(如蹲坐或调整站立高度),避免使用“您年纪大了,这事我们来做”等指令性表达,改用“需要我们协助吗?”“这样安排是否符合您的习惯?”等协商式话术。


选择权保留:酒店在提供适老服务时需明确告知“这是可选方案”,如“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为您调整送餐时间”。


2.产品设计:以主题化体验替代标准化服务


(1)分层产品体系:匹配不同年龄阶段需求


活力型产品(60-70岁):借鉴Club Tourism“历史探访 + 登山徒步”的主题设计,酒店可联合本地文旅资源推出“城市文化考据之旅”,如“跟着诗人游古镇”徒步路线,配备文化讲师同行,行程中设置“诗词接龙”等轻社交环节,满足探索欲与社交需求。


康养型产品(75岁+):参考“成人悠闲之旅”的低强度设计,推出“静修套餐”,包含庭院慢走、冥想课程、中医理疗等,活动间隔预留充足休息时间。


(2)适老化细节:从“安全设施”到“尊严体验”


硬件隐形适老化:客房采用感应夜灯、床边扶手与墙面同色设计,避免因“特殊设施”强化老人的“弱势感”;公共区域设置“缓行通道”,标注“慢慢走,风景很美”等暖心提示,替代“小心台阶”的警示语。


服务温度升级:参考Club Tourism每团配备介护资格导游的模式,酒店可培训员工掌握基础老年护理知识,使其在服务过程中,能够更妥善、更专业地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体验。


3.营销策划:以用户共创激活银发客群传播力


(1)内容共创:让老人成为“生活提案者”


“银发生活家”计划:借鉴Club Tourism“旅行回忆摄影大赛”,酒店可发起“我的酒店故事”征集,邀请老年住客分享入住体验、拍摄客房创意布置,优秀作品用于酒店宣传并授予“荣誉体验官”称号,以“平等合作”姿态激发参与感。


代际内容传播:制作“长辈的旅行清单”短视频,记录老人在酒店的兴趣活动(如书法创作、茶道体验),配文“每个年纪,都有值得被看见的热爱”,通过社交媒体触达年轻客群,传递“养老 = 享受生活”的价值观。


(2)社交裂变:以尊严感驱动口碑传播


“老友推荐”机制:参考Club Tourism“老带新”奖励模式,设计“分享有礼”活动,如推荐新客户可获赠“酒店文化体验券”,避免直接金钱奖励可能带来的“推销感”,强调“与朋友共享美好体验”的社交价值。


社区渗透策略:与老年大学、社区活动中心合作举办“适老生活沙龙”,以“如何优雅地享受退休时光”为主题,邀请住客分享酒店体验,过程中采用“圆桌讨论”形式,避免单向宣讲的“说教感”。


通过以上策略,酒店可从单一住宿功能转向“老年生活服务平台”,在满足客群核心需求的同时,开辟差异化竞争赛道,捕捉银发经济红利。


本文作者职务: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教研室教师

编辑:王云静

排版:刘灏伟


图片
来源 | 酒店评论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