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2024年世界首富,
第一份工作是麦当劳烤汉堡,让他明白了顾客至上的原则
香港首富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当跑堂,
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技能
周润发、周杰伦、马云都曾经在酒店工作并历练出重要技能
在西方国家存在一种社会现象,很多富豪子女刻意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其主要目的是认识社会、塑造人格,锻炼技能和提升情商,对他们来说,在酒店工作不仅是谋生技能,更是心智成长、技能锻炼和认识社会的有效方法。因此,年轻人无论专业,利用假期、兼职等方式体验酒店业工作,既可以快速认识社会和结交人脉,也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酒店的工作经历是促进人生发展、锻炼重要技能的有效途径。本系列文章总结了在酒店工作的十大好处,并选取十位从酒店业走出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为酒店从业者提供借鉴。本文是系列文章第一篇。
酒店工作是提升情商的最佳途径
1
高情商的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1999年始连续15年华人首富,2024年李嘉诚位列2024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榜首。很多人知道他是香港首富,产业覆盖房地产、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也是多家酒店的业主。李嘉诚先生情商极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平易近人。万通控股的董事长冯仑,曾经讲过他第一次见李嘉诚的场景。
李嘉诚接见内地长江CEO班的学生,他亲自站在电梯门口,和每一位乘电梯到来的学员握手,并递上自己的名片。
吃饭的时候一共有四张桌子,他在每张桌子旁坐了15分钟。告别的时候,他又逐一和大家握手,包括墙角边站着的服务员都没有漏掉。
2
李嘉诚的酒店工作
李嘉诚如此平易近人、关怀基层员工,和他的经历有关,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名为“春茗”的茶馆做小厮,他为客人准备茶水和点心,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
慢慢地,李嘉诚喜欢上茶馆的工作,他觉得这是世界的浓缩,里面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钱的、没钱的、斯文的、粗鲁的。这些茶客每天谈天说地,交流实事和见闻,通过这些人,他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他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复杂。
一段时间后,李嘉诚发现茶馆没什么手艺活儿可学,无非就是招呼客人,迎来送往,他决定锻炼自己的察言观色能力,这样他就可以讨好关键客人,避开难缠客人,而且,锻炼察言观色不需要腾出时间去做,只需要给客人端茶倒水的时候多加留心即可。于是,李嘉诚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去观察每个客人的喜好、猜测他们的职业、籍贯、年龄、家庭情况和消费心理,根据这些来猜测他们会要什么茶、吃什么点心,之后,再找机会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
最开始的时候,李嘉诚不是猜不出就是猜错,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热情地向其他伙计请教经验,不断积累总结,终于能够八九不离十地猜出客人的情况,不仅如此,他还能清楚记得那些常客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然后投其所好,让客人高高兴兴地消费。
李嘉诚在茶馆工作了一年多,充分锻炼了他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能力,为他日后的经商之路奠定了基础。
3
酒店工作是提升情商的最佳途径
酒店客人多样化:正如李嘉诚传中所言,酒店是世界的浓缩,里面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钱的、没钱的、斯文的、粗鲁的,客人来源多样,经商的、从政的、打工的,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很有帮助。
客人需求多样化:除了客人本身的不同,客人的喜好和禁忌也有很大差别,比如饮食偏好、住宿偏好、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有人饮食油腻、有人清淡,有人喜辣,有人怕辣,有些人喜欢安静的房间,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倾向于靠近电梯或酒店设施的便利。
客人状态多样化:不但拥有形形色色的客户,客人在酒店中还处于不同的状态,有人元气满满、有人疲惫不堪,有人心情愉悦、有人怒气冲冲,既有人清醒明白,也有人晕头转向,还有人半醒半梦,有人刚刚还恭谦温顺,转眼就肆意张狂,刚刚还和蔼可亲,转眼却又发怒投诉。
在材料加工和机械制造时,淬火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即让材料在冷、热等不同环境中快速切换,实现特殊的性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中频繁变化也有助于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传统教育体系往往更侧重于学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较少涉及情感智力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当今年轻人普遍缺乏情商训练,而情商对个人的社交能力、职业成功乃至整体幸福感都至关重要,所以作为跨度最大、变化最强的酒店业,在酒店业的工作经历是提升情商的最佳途径。
上述内容部分引自《李嘉诚传:逆境与抉择》,作者李阳,2018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文转自迈点网穆林专栏。
来源 | 酒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