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豪华精选”(Luxury Collection)这个已沿用多年的中文标识,在台湾首秀之际悄然退场,由全新登场的“翡世之选”接棒。
宝岛港都,奢华焕新
高雄然一翡世之选酒店选址于亚洲新湾区的核心枢纽,以“水”为创作灵感,从拉丁文名“Amnis”(意为溪流)到中文“然一”(寓意“天然一体、和谐共生”),皆呼应高雄独特的海港风情。
欧洲传奇,全球典藏
在万豪国际集团庞大的品牌帝国中,豪华精选一直占据着独特位置。虽与丽思卡尔顿、瑞吉、W等同属最高层级,却始终独树一帜。
品牌矩阵 @集团官网
该品牌始于1906年的意大利CIGA集团(Compagnia Italiana Grandi Alberghi),拥有逾百年的历史沉淀。最初汇聚了欧洲一批传奇酒店,如威尼斯格瑞提皇宫酒店(Gritti Palace)等,以极致工艺与在地文化深度绑定而闻名。
1994年,ITT喜来登公司收购了CIGA集团70%的股权。1998年,喜达屋将ITT收入囊中,将这些标志性酒店纳入“豪华精选”品牌。2016年万豪收购喜达屋后,进一步将其整合为麾下奢华阵营的中坚力量。
京都三井豪华精选水疗酒店 @酒店官方
如今,豪华精选品牌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30家分号,拒绝标准化复制,每一家酒店都注重建筑、艺术与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拥有自己的专属logo和代表颜色,多数分号选址于历史名城或自然秘境。
科莫多纳闽巴霍豪华精选酒店 @酒店官方
豪华精选品牌在国内的发展可谓坎坷,早在上世纪末,喜达屋集团便将该品牌首次引进中国,但短短三年后便换牌为北京瑞吉酒店。
北京瑞吉酒店 @酒店官方
其真正的征程始于2010年8月28日,天津利顺德豪华精选酒店修竣开业,其前身是有着147年历史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酒店官方
这里曾接待过溥仪、李鸿章、孙中山、周恩来等无数名流,被誉为“一座利顺德,半部民国史”,酒店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豪华精选品牌理念相得益彰。
三亚海棠湾JW万豪酒店 @酒店官方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11月,天津利顺德豪华精选退出万豪集团管理,改为业主自营。此后,撤牌潮接连发生,2012年开业的三亚御海棠豪华精选度假酒店于2019年换牌为JW万豪,短短一年后,上海衡山路十二号豪华精选酒店与南京圣和府邸豪华精选酒店两家分号相继退出万豪集团管理。
台湾新店启幕前,入华15载的豪华精选品牌在中国仅存6家分号:上海红塔豪华精选酒店、大连一方城堡豪华精选酒店、杭州绿城尊蓝钱江豪华精选酒店、长沙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南宁那莲豪华精选酒店与澳门伦敦人名汇豪华精选酒店,未来储备也仅有重庆解放碑与深圳北站两座项目,与国内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同门姊妹丽思卡尔顿相比,豪华精选不能说颗粒无收,但也是相当“落魄”了。
而在国外,同品牌的境遇则是截然相反:拥有登顶全球最贵酒店的塞舌尔北岛豪华精选、沙漠野奢标杆迪拜阿玛哈豪华精选、一城双店却仍能与同城劲敌并驾齐驱的京都翠岚、三井豪华精选等备受追捧的热门分号,更别提品牌起源地欧洲那一系列极具分量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
名中见乾坤
导致豪华精选品牌在华发展水土不服的因素,除了软品牌自身的局限性、部分物业与品牌奢华定位不完全匹配等原因,其中文译名也并未体现“深度绑定目的地灵魂”的品牌内核。
此时台湾最新分号更名为“翡世之选”,绝非简单文字游戏,万豪集团似乎正在考虑借新名重塑品牌在大中华区的形象:“翡”字寓意如翡翠般珍贵,“世”则点明全球视野,既保留了品牌精髓,让原本直白的译名具备了东方美学,又规避了“豪华”这一通用词汇引发的商标注册困境。
此前,豪华精选品牌便曾因此遭遇命名难题。2016年3月,北京高院判决“豪华精选”在行业内属于通用描述词汇,该商标缺乏显著性特征,不予注册,终结了喜达屋集团长达五年的商标保卫战。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往往是最显功力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中文译名。无论是音译、意译还是再造,优秀的译名应达到读音贴合、选字考究、意境契合、朗朗上口的标准,兼具独特性与高级感。
毕竟酒店江湖,名号是门面,更是灵魂,那么,谁称得上是中国市场最会起名的国际奢华酒店品牌?(文末可参与投票互动)
安缦(Aman)
缦,绘无文也。——《说文》
有些品牌不单为自己命名,更为整个品类定义了审美方向。
安缦(Aman)便是典型。“Aman”一词源自梵语,代表“安宁、和平”,中文名音韵流畅,发音(ān Màn)与Aman(/ɑ??mɑ?n/)高度契合,以“安”字奠定“平静、庇护”的基调,暗合东方禅宗的安心之境。
又以“缦”字,引申出柔缓、绵长、质朴无华的质感。此字本义为“无花纹的丝织品”,令人联想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留白美学,正如安缦一贯追求的克制、内敛之道:晨光中飘动的麻纱帘、赤脚踏过的原木地板、时间被拉长的静谧感,皆凝于一字,堪称神来之笔。
另一全新姊妹品牌迦努(Janu)的命名较之则稍逊一筹。
“Janu”一词同样源自梵语,意为“灵魂”,作为安缦“静观内省”的另一面,Janu主打“动态联结”。
中文名以“迦”字关联佛教,营造异域神秘感,贴合品牌灵性定位,但Janu实则融合现代冥想、社群互动,非单纯宗教体验。
“努”字在中文语境中强调“用力、勉力”,呼应活力的同时透出一丝刻意修行的紧绷感,并未做到与品牌主张的“平衡身心”浑然一体。
虹夕诺雅(Hoshinoya)
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酒店中译史上意境派的登峰造极之作,当属虹夕诺雅(Hoshinoya)。其中文名称完全跳出了“星野屋”的字面牢笼,不再试图去“翻译”一个名字,而是用另一种语言的诗学体系,去重构整个品牌的灵魂。
“虹夕” 精准对应日文“ほし” (hoshi) 的发音,但选字更优。“虹”字破题。瞬间在眼前展开一幅雨后初晴、天悬彩练的清新画面,替代了原版“星”的夜空意象。
“夕”字将时间定格在黄昏,这是一天中光影最温柔、最易引发诗情与乡愁的时刻。
“诺雅” 则完美复现“のや” (no ya) 的流畅音节,读来抑扬顿挫,充满乐感,又传递了一种承诺——为客人提供一处风雅、安宁的应许之地,它超越了简单的“屋”或“旅馆”,升华为一种心灵归属的象征。
四字组合,便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品牌宣传片,是对非日常的、理想化的、极致美景的终极想象,完美预言了在轻井泽、京都、富士山等地入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超然物外、极致唯美的避世感。
正因如此,虹夕诺雅已成为日式酒店美学在中文世界中最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之一。
悦榕庄(Banyan Tree)
红蕉叶落古榕清——李洪《涂中杂兴》
如何只用三个字,便完成对品牌发源地、精神象征、核心体验和产品形态的完美概括和文化转译?
悦榕庄(Banyan Tree)做到了。
其名字本身源自品牌创始地的自然景观。品牌首店普吉岛悦榕庄的所在地曾是一片锡矿开采后的废墟,而一棵巨大的榕树却顽强地生长于此,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创始人何光平与张齐娥夫妇以此树为名,寓意着“从破坏中重生”的可持续理念。
中文“榕”字承接品牌起源。在亚洲文化中,榕树是长寿、庇护、生命力和智慧的象征。其巨大的树冠提供荫蔽,气根独木成林,契合度假村宁静、连接自然的理念。
而普吉岛作为全世界知名的热带度假天堂,“悦”字精准地概括了在悦榕庄度假的核心体验:不是简单的住宿,而是获得一场沉醉其中的愉悦体验。
早期的悦榕庄以低密度、别墅式、拥有大片园林和私密空间的度假村为主,“庄”字(庄园、山庄)完美定义了这种物业形态。
六善(Six Senses)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释宗杲《入定观音赞》
一字之差,境界全出。
六善(Six Senses),酒店翻译史上又一神作,仅凭一个字的改动,便实现了从生理感知到哲学高度的惊人飞跃。
英文本义“六感”,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六种生理和心理途径,直截了当地点明了品牌注重“全方位体验”的初衷。
舍弃“感”,追求“善”,便是最精妙之处。
译者完全跳出了“感官”(Senses) 的物理层面,选择了更高维度的概念——“善”。
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上善若水”,便是指最高境界的善就如同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六善旗下多数物业均以水为核心设计元素(无边泳池、水上别墅等),其运营理念也追求像水一样融入当地环境、自然可持续。
同时,“善”也是佛教核心教义之一(善行、善念),六善品牌Logo便源于泰国佛教僧侣使用手指绘出的祝福符号。
这一字之差,直接将品牌定位从“提供感官享受的度假村”提升为“引导人们通往至善生活的圣地”。
即便是在一众命名考究的奢华酒店品牌中,“六善”这个名字依旧个性分明,充满神性与智慧,拥有极高的品牌辨识度。
它用一个古老的东方哲学概念,完美包裹并提升了一个现代养生度假品牌的全部内涵,也为其高昂的价格提供了强大的价值支撑。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提及的高雄然一翡世之选酒店,名字毕竟只是开端,纵观那些成功的酒店品牌,无论是安缦、六善还是虹夕诺雅,好名字的背后都有与之匹配的硬件设施、服务理念和文化内涵作为支撑。若仅更名而不革新,再美的名字也终将失去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