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面对银发流量,酒店如何交出高分答卷?
最新动态
面对银发流量,酒店如何交出高分答卷?
2025-08-183
图片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酒店圈儿,作者:Lucia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暑期,全国热得像个大蒸笼,“哪儿凉快哪儿待着”成了刚需。


美团旅行2025年暑期趋势报告数据显示,7月“避暑”搜索量同比涨45%,“避暑游”环比暴涨200%。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动辄住上十天半月的旅居订单里,60岁以上人群占比超70%的旅居订单,有钱、有闲的银发一族们正成为避暑旅居的主力军。


这些活力满满的叔叔阿姨们早就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模式了,而是带着老花镜和常用药,开启以“月”为单位的沉浸式旅居。面对这片夕阳红下的新蓝海,酒店业如何精准承接这波“银色流量”?



图片

接住银发流量需将旅居升级为“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当年轻人还在为三天年假精打细算时,银发族的避暑计划早已按“月”起步——《2024年中国银龄旅游专题报告》显示,17.6%的银发群体每年旅游3次及以上,40.8%每年出行1-2次,高频需求催生长线旅居模式。酒店若死守“三天两晚”的短租思维,无异于将银色流量拒之门外。关键在于将旅居从单纯的住宿服务,升级为覆盖生活全场景的解决方案。


图片


居住场景要按照“生活社区”为核心来改造。张家口冬奥村的实践堪称教科书级案例。这个曾保障1920名运动员的冬奥场馆,如今成为京津冀老人的避暑旅居据点——冬残奥会留下的坡道、宽电梯无缝适配轮椅老人;车程15分钟的北医三院崇礼分院提供健康托底;下一步健身中心、理发店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则进一步填补了日常生活服务的缺口。


而铁路部门的“银发专列”则打破了地理限制,开创“铁路+旅居”新模式。2024年全国开行1860列专列,运送超百万老人。与传统跟团游的“急行军训”不同,专列采用“车随人走、昼游夜行”的慢节奏。南下的银发专列,车厢恒温控制系统确保温度定在24℃±1℃。更配备加宽卧铺、紧急呼叫按钮,餐车供应“三控健康餐”(控盐、控油、控糖);车厢整合医疗站与社交空间,形成真正的“移动社区”。


图片


当“住”和“行”趋于成熟,精神需求就成了新课题。新东方文旅的“大美中华文化十线”产品中“东坡精神溯源之旅”以原创文史主题串联景点,保障深度体验;“杭州21天深度文化游”则每日解锁非遗活动及本土饮食体验,将旅居从景点观光转化为文化习得过程。



图片

适老改革:

从“安全兜底”到“舒适自主”


适老化本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保证安全,再方便自如,最后讲究舒心,要像家一样自在。


适老化设施改造是第一步,但不是多装几个扶手就完事儿的工作。中国旅游协会《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明确要求,适老化改造需兼顾“安全防护”与“自主生活能力”。


#东京京王广场酒店 无障碍客房是行业标杆:客房加宽通道适配轮椅,配备电动调节床和助起躺椅,可升降衣架让坐轮椅者轻松取衣。酒店在借国际经验时,更需贴合本地习惯。杭州某度假酒店将浴缸换成步入式淋浴,木纹防滑扶手替代冰冷金属设施;多档调节灯光系统设置“夜起模式”,自动切换低亮度暖光;床头柜上放大版的酒店平面图用色块标注关键点位,帮助老人减少环境陌生感,实现自主行动。


图片


在安全基础上实现“舒适自主”,需要从服务流程到情感关怀进行系统性升级。#锦江酒店(中国区)近日推出适老化酒店改造采取“轻改造、重体验”策略,改造后的酒店提供全流程适老服务,包括专属接待、护颈枕头、防滑拖鞋及养生餐饮等。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假日酒店 针对银发客群进行系列运营调整:早餐开餐时间提前并新增粗粮选项,精准匹配老年人的早起习惯与健康饮食需求;酒店员工主动陪他们聊天,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酒店场景,化解老年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感。


图片


酒店其实不用大张旗鼓搞装修,换些适合老人的客用品、加些贴心细致的服务就能有效提升适老体验。比如安排专属管家照应,准备好放大镜这些生活用品。关键是要达到安全、自主、舒适的目标,别陷入“扶手越多越适老”的误区。



图片

医疗保障:

看得见的细节与看不见的防线


对银发旅居者而言,医疗保障是由“看得见的细节”与“守得住的防线”共同构成。


细节就是将医疗关怀融入日常的方方面面。万豪国际旗下的#三亚泰康之家度假酒店·臻品之选 是一个正面典型。39间颐养客房为长者量身打造,充分吸取了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的适老化经验。酒店距离解放军总医院301海南分院仅3公里,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此外,酒店还设有康养体验中心,为宾客提供智慧医养、远程医疗、运动指导、中医理疗、健康疗愈等一系列康养服务新体验。


图片


防线则需要构建“预防-响应-救治”的安全闭环。酒店可与周边2-3家不同专长医院合作,制做“医疗地图”标清关键信息;为老人建立“健康信息卡”,一式两份确保紧急时信息传递;定期培训员工,使其能识别急症、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形成安全防线。


当医院的救护车能在10分钟内抵达,当跌倒感应器自动触发三级响应,当一张小卡片串联起医疗资源,这些看似琐碎的安排,往往最能让银发族安心。



图片

文化浸润:

让旅居成为“本土生活切片”


银发族旅居需求已超“看风景”,转向深度融入“在地生活”。文化浸润是将当地风土、技艺、节奏化为可参与的日常,让老人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


云南腾冲锦湖温泉酒店跟着白族阿妈进山采菌子,和非遗传承人在百年东山书院学藤编。酒店通过整合周边东山书院、皮影戏体验等在地资源,结合每日藤编工坊、每周温泉康养及免费接送就医,构建全链式服务体系——每月服务超200名银发客,旅居周期平均达21天。像#ClubMed度假村 的活动日程表一样,适老酒店也可以提前告知老人每天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让老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如乡野酒店可以组织老人跟着当地的农民去田间劳作,体验耕种、采摘的乐趣;古镇酒店可以邀请老人学习当地的传统工艺,感受非遗文化。


图片


在老龄化率超30%的日本,钟山苑温泉酒店开了54年,大多客人都是银发族回头客,答案就源于细枝末节的入住体验:每晚的太鼓表演都邀请老人亲自参与击鼓,再一同唱方言老歌、追忆往昔,对于一些重要的人生节点,酒店会在百年樱树下为他们举行简单的祝祷仪式,情绪价值拉满。


文化浸润成功的关键,是让旅居成为本土生活的“切片样本”,是让银发族能收获一段值得回味的人生新体验。


图片


银发族的避暑养老需求,说到底是对“有品质的慢生活”的追求。酒店与其说是在提供住宿,不如说是在营造一种“生活方式”与“社区氛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流量将持续增长。能否接住这波红利,考验的不仅是硬件实力,更是对银发族实质需求的洞察——当酒店学会用同理心观察细节,用系统思维整合资源,避暑旅居便能成为银发族心中的第二家园。


图片

来源 | 酒店圈儿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