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层面上,房东按合同收租无可厚非,但市场层面上,双方实则唇齿相依……
朋友从工作了十年的酒店离职了。
原因很简单,酒店不赚钱了!
直接导火索是其遭遇个人降薪和团队裁员,最后他成了部门里的光杆司令。
今年暑期,非度假城市的酒店本就步履维艰,营业额始终在低位徘徊。
核算成本时发现,房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市场环境差不多的时候,酒店房租已经占营业额近三分之一,虽利润微薄吧,仍能维持运营。
如今,大环境不佳,酒店把能压缩开支都尽量压缩了,这边降几千,那边减几千,却仍杯水车薪。
而且最坏的是,以前的伴手礼不送了、增值服务缩水了,体验下降,复购减少。
但房租占比却飙升至近二分之一,酒店不仅没什么利润,还得靠持续输血才能活下去。
酒店老板多次找房东协商降租,还举例说附近酒店的教训:
因房东拒降房租,一酒店最终倒闭,酒店老板成为失信人,房子空置两年,房东一分租金没收到,后面接盘价还远低于原价,典型的双输局面。
但房东呢?
始终不为所动,理由是“酒店赚钱时没多给一分”,且自己还背负贷款压力。
这样的僵局,也成了当下很多酒店现状的一个缩影。
2025年的酒店行业,正经历着酒店利润被严重收缩的局面,头部企业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锦江酒店:2025年上半年盈利约3.6亿元至4亿元,同比下降57.53%到52.81%。5212家经济型酒店平均房价159.00元,平均出租率56.16%,每间可供房收入89.29元、同比下降2.46%。
首旅酒店: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65亿元,同比下降4.34%;核心经营数据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4.6%。
华住集团:虽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但背后依赖规模扩张和品牌升级,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新增门店694家的同时,关店数量也达155家,待开业酒店数量环比减少。
据STR统计:2025年上半年整体RevPAR同比下降5%,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下滑。
在酒店的成本结构中,房租向来是“大头”,2025年的高占比已远超合理范围。
行业公认的健康标准是,租赁型酒店的房租占比应控制在25%以下,但现实中许多酒店已突破这一红线。
以二线城市二级商圈的一家100间客房中档酒店为例:5000平方米的场地,月租60元/平方米,月租金高达30万元(不含物业费),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租金占营收比已达34.7%。
要是营业额下滑,这一比例会飙升至50%以上,酒店完全没有任何利润了。
成都等城市的案例更具代表性:过去十年酒店租金涨幅超500%,而2025年的营业额却不及疫情前水平。
对于那些在高位“接盘”的酒店投资人而言,租金压力就像头顶悬了一把剑。
当入住率不足时,每天睁眼看到的都是亏损。
面对困境,“房东是否该降租”成了争议焦点:
酒店方:降租是活下去的关键。在营收下滑、成本刚性的大环境下,只有降低房租占比,才能留出喘息空间,维持基本运营。否则一旦倒闭,房东也将面临房屋空置、租金也一分收不到的局面。
房东方:拒降租有自己的打算。认为自己背负房贷压力,且租赁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酒店盈利时也没多给自己一分钱”,拒绝让步。
当然,
法律层面上,房东按合同收租无可厚非,
但市场层面上,双方实则唇齿相依。
对于2025年的酒店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房东与酒店如何正视彼此的难处,在利益平衡中寻找共生空间,
让酒店在寒冬中留存复苏的火种。
这是一个问题?
你认为房东该降房租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