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CHAT资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Y1MDc2Mw==&mid=2650643388&idx=1&sn=fd4ac93ba88cd4c317e8f7aaae4a5a18
本次调查中,酒店市场业绩前景预测部分所呈现的景气指数反映了市场对整体业绩表现的期望值。该指数范围从-150至+150,“-150”表示市场对预期业绩表现非常悲观,“0”表示业绩预期持中立态度,“+150”则表示市场的预期值十分乐观
登录厚海数据平台
进入MSI数据看板
查看景气指数趋势 & 更多指数详情
获取完整景气报告
https://hohidata.com/home/report/msi
整体来看,一线市场综合景气指数均由正转负,景气指数从北至南依次降低。但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兼具商务和休闲度假功能的一线城市依然具有较强的市场韧性和稳定的需求,景气指数仍然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指数的水平;而深圳作为一个以商务需求为主导的城市,在暑期商务需求偏低的情况下,从业者对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预期增长较为保守。
此外,三亚的酒店景气指数较上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仍较低迷。从细分指标来看,三亚酒店从业者对于平均房价的预期谨慎保守,约七成受访者认为酒店预期平均房价水平将同比下降。三亚作为中国具有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将继续为其市场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尽管市场信心有待重振,但三亚的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本季度除青岛、西安和苏州外,其余重点二线城市的综合景气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二线市场对平均房价和总收入的预期持谨慎态度,而对住宿率持有相对乐观的预期。
青岛和西安的综合景气指数均为-11,尽管处于负值区间,但在二线城市中表现相对较好。从细分指标来看,两个城市的住宿率指数表现优异。青岛作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旺盛的暑期度假需求极大地提振了酒店从业者信心,住宿率高达25;西安则依靠暑期旺季的亲子游及研学旅游,提供了丰富的酒店客源,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
相比之下,作为一座高度依赖商务活动及相关会议市场支撑的城市,暑期并非武汉酒店市场的需求旺季,加之今年以来商务及会议市场需求疲软,市场信心因此下滑。
在本次调研中,为了更直观地呈现从业者的业绩预期,我们特别邀请受访者在填写所在酒店于第二季度的实际业绩后,进一步预测第三季度可能的入住率和平均房价。根据全国城市五星级酒店的预测业绩,受访者预测2024年第三季度的住宿率中位数达到70%,较第二季度的实际住宿率中位数提升约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预期平均房价中位数将达到680元,较第二季度实际平均房价中位数提高约6%。
尽管目前国内景气指数转负,酒店的预期业绩不及去年同期,但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年度比较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与上一季度相比,多数受访者仍然相信其经营业绩能够实现正向增长。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本次调查中从业者对市场业绩预期环比仍有提升潜力,约六成受访者预测第三季度的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将实现正增长。
聚焦区域市场,暑期效应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动力,以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区域为代表的中长线度假市场将迎来旺季,预期提升最为显著。以西北地区为例,暑期市场叠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带来的文化旅游热潮,使得西北相关地区市场持续升温,约46%的受访者预测其入住率环比增幅将超过10%,而56%的受访者认为其平均房价环比增幅将超过10%。
本季度,受第二季度整体业绩波动的影响,从业者普遍调低了对各客源市场的增长预期。作为需求主体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散客与旅游团队需求增长预期均有所减缓。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国际旅游散客市场仍处于负值区间,但是回暖趋势显著。随着第三季度欧美国家也进入度假旺季,近年来的利好政策和不断扩容的免签国范围有望引导旺盛的国际度假需求进入中国,为酒店带来持续的入境客源。
然而,国际商务需求、国际旅游团队和会议需求依然处于低景气区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市场的预期指数延续了上季度的下滑趋势,在第三季度更是跌至各市场末位,成为各类型中表现最差的细分市场。约60%的受访者持悲观预期,仅有约12%的受访者表达了乐观预期。究其原因,暑期是商务及其相关会议市场的传统淡季,加之商务差旅及会议主办方的预算持续缩减,这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市场对酒店会议需求增长持谨慎态度。
延续上一季度的趋势,「中央政府政策」和「当地旅游发展趋势」继续作为推动酒店市场业绩提升的正向响应因素。但与上季度相比,受第二季度酒店业绩不佳以及对市场需求增长预期谨慎保守的影响,从业者们普遍对各项市场影响因素的持负面态度。具体而言,「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当地旅游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下降幅度均接近20个点,凸显了当前市场环境的波动性对从业者信心的持续冲击。
另外,「竞争市场新酒店供给」仍是从业者最为担忧的因素之一,景气指数持续走低。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新酒店的不断涌现以及新签约的加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酒店业不得不采取包括「价格战」在内的多种策略,以维持或提升经营业绩,从而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与挑战。
总体而言,2024年第三季度的酒店景气指数继续下探,全国综合酒店市场景气指数由上一季度的1降至-18。
一方面,我们看到暑期旺季所带来的市场正向影响,包括国内和入境旅游市场;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酒店业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从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到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再到私人消费的日趋保守,这些因素都将在短期内对市场业绩的提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展望未来,市场波动和下行压力预计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但这些挑战也将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在当前环境下,企业需顺应宏观形势和消费者习惯变化,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服务提升,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相信,通过行业从业者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中国酒店业将克服市场发展的短期挑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
-本文仅节选自报告部分内容-
关于MSI景气指数看板
MSI景气指数看板展现历史景气指数趋势,以可视化看板形式追踪全国各区域及主要城市的景气水平,同时呈现受访者对未来市场业绩变化、客源需求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的详细预测。
特别鸣谢(按拼音首字母排序):德胧集团、华住集团、凯悦酒店及度假村、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万豪国际集团、希尔顿集团、雅高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对此次专项调查的鼎力协助。感谢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对本次调查的协助和支持。
特别感谢
浩华管理顾问公司
厚海数据平台
数据分析师 余琦斌先生
提供本文素材
?CHAT
来源 | CHAT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