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华(CHAT)此前揭示的三大行业趋势:连锁化加剧下的老店翻新机遇、消费者追求“品质的简朴,理性的丰富”、城市发展侧重存量优化,正深刻重塑酒店业竞争格局。各大集团也相应地开始针对存量市场逐步调整自己的品牌发展模式,不断通过平衡造价、改造范围、提高改造效率等手段来适应存量市场的发展,而物业设计也越来越“讲究”。在新的市场战局下,酒店品牌如何突破标准化“枷锁”,回答存量时代命题?
回看锦江酒店(中国区)的产品标准如何围绕这三大战场展开,空间秘探希望通过与锦江酒店(中国区)品牌产品部总经理 谌业伟、FHD凡恩酒店设计总裁 崔亮、心道设计品牌总监 陈彦,以及上海申建工程设计院-室内设计院院长 李烨波的对话,为行业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和启发。
01/
Chapter
老店焕新战
——7天酒店智选版
有“弯道超车”之势
据《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酒店业客房规模在30-69间的客房数占比30.48%,但根据《2022年中国住宿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该体量酒店连锁化率仅15.04%,小体量酒店项目成为待发掘的蓝海。这些酒店普遍痛点鲜明:地段优但形象差、设施旧、管理乱、改造成本高、盈利难,而年轻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品质感+智能便捷”的需求却日益强烈。
如何让这些老旧的存量小体量酒店焕发新生,精准对接新一代消费者的复合需求?面对这一挑战,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的经典经济型品牌“7天”推出了“智选版”,专门给高线城市核心地段里“老破小”的存量酒店提供解决方案,造就社区型酒店。
上海申建工程设计院-室内设计院院长 李烨波分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华南区首家7天酒店智选版门店改造后,RevPAR从改造前的约60元跃升至280元。数倍增长的收益下,直击了哪些老店翻新的核心痛点?
在项目房量规划上,通过降低准入房量门槛,适配城市核心稀缺地段的老旧社区物业,紧抓充沛客流量优势。空间改造层面,创新小面积高坪效范式:以华南首家7天酒店智选版为例,设计团队通过拆分冗余空间、重构动线,将客房从40间增至65间,实现坪效跃升。针对“暗房”独创“景观通风长廊”系统,将无法采光通风的缺陷房转化为功能完备的明房,破解存量物业价值瓶颈。同步采用壁挂式折叠家居释放地面空间,彻底消除逼仄感。
7天酒店智选版客房内折叠式家具和壁挂式家具示意图
在造价和人房比方面,设计师团队称,依托锦江供应链规模化集采和装配式快装工艺,单房综合造价仅 4.86万元/间,显著降低硬件成本,工期缩短近1个月。再加上以智能驱动为核心,标配自助入住机、早餐柜、送物机器人、智能安防/门锁/客控、自助洗衣、多功能柜等八大智能模块,人房比降至0.11。对比传统改造,投资门槛降至百万级。
7天酒店(深圳桃源村地铁站店)公区·自助办理区八大智能模板设计效果图
体验方面,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把需求分成“必须有的”、“希望更好的”和“没想到但会惊喜的”三层,在关键体验上找准重点发力。锦江酒店(中国区)品牌产品部总经理 谌业伟称,“只有从需求驱动标准化,才能塑造有生命力的品牌产品。”7天酒店智选版以 “智能+睡眠”双核体验实现年轻消费者“该省省该花花”的理性消费需求,用经济型价格兑现高品质睡眠。
一方面,采用覆盖“住前-住中-住后”全流程智能交互,支持小程序选房、10秒闪速入住、语音控屋(灯光/空调/窗帘)、机器人配送私密服务,实现“便捷不打扰”的体验。另一方面,升级睡眠系统,换上对标中高端酒店的优质舒眠床垫、裸睡级布草、密实隔音门窗、100%遮光窗帘、“起夜模式”灯光系统,聚焦“睡得好”核心需求。这套设计驱动型焕新模型,已通过市场数据得到有力验证,交出了单月新签70家的亮眼战绩,充分证明了7天酒店智选版在老店翻新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7天酒店智选版客房
02/
Chapter
品质个性化
——成熟品牌的
差异化设计“保鲜”
当下,行业正经历更深层次的转变:消费者不仅寻求功能满足,更渴望获得情感共鸣、文化认同和沉浸式体验;与此同时,投资者在存量竞争时代,对资产回报效率和改造可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两股力量的交织,推动酒店业迈入“理性个性化”的新阶段——在标准化框架下寻求差异化表达,平衡效率与体验、规模与个性。
锦江酒店(中国区)品牌产品部总经理 谌业伟在采访中表示,规模化与辨识度并非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锦江酒店中国区的品牌战略从用户需求出发,聚焦12+3+1战略,通过品牌分级锚定标准底线、品牌化设计释放个性,从“批量复制”转向“精准生长”的可行路径。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标准化流程转化为“可复制的独特体验”。
麗枫酒店3.5继续强化其标志性的自然元素(薰衣草香氛、森林绿)和“自然自在”的旅居体验。迭代重点在于提升空间舒适度与智能化水平,优化细节品质感,并探索公区功能的灵活组合,以满足商旅客人更精细化的需求。
麗枫酒店
希岸4.0在延续希岸酒店遵从的经典法式格调这一基础上,更强调商务感、高级感、体验感,并采用装配式模块化工艺降低酒店造价。
希岸酒店4.0产品示意图
喆啡4.0在延续品牌原有复古格调、咖啡馆文化主题的基础上,以“剧院式情景”为主题进行视觉升级,进一步强化产品主题性、体验感、记忆点。 其通过 “酒店+咖啡+社交”的复合业态及强IP运营 实现收益阶梯式增长。如与大英博物馆联名期间,《罗密欧与朱丽叶》限定主题IP产品销售数据统计突破88万;《胡桃夹子》限定主题IP产品销售数据突破23万,其相应主题酒店实现平均房价溢价45%,单日最高RevPAR超1950元,显现出复合场景与IP化运营的巨大商业潜力。
喆啡4.0客房示意图
锦江都城3.0将“百年文化”属性通过可复制的、可标准化的输出方式来提升它的商业价值,将百年历史进行年轻化落地,从酒店设计、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焕新,通过“百年文化,年轻再造”的方式以中高端的投入打造出高端的商务体验。
锦江都城酒店3.0
维也纳国际也在5.0版基础上推出了经典版,以“重塑欧洲古典生活品味”的产品定位,“睡进古典艺术的光辉里”的价值主张,传承品牌原有亮点的同时,融合当代消费新需求,对其产品进行了品质的迭代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住宿新需求。同时,在产品建造和运营的成本投入上进行新的拆解,使其投入成本得到重新分配,最终实现了顾客的高品质体验和投资人低成本投入的和谐统一。
维也纳国际经典版示意图
整体来看,锦江酒店(中国区)在品牌及产品上的战略打法就是,深入洞察消费者深层情绪需求以及住宿附加需求,用标准框住底线,用个性赋予灵魂。在干净、舒适、安全的基础上,品牌的个性和调性通过五感设计带给用户不一样的情感连接。
03/
Chapter
城市更新的人文触点
——适老、度假以及
公寓等多元领域探索
以房地产投资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然成为过去时。当前,不只是房地产步入存量时代,城市发展也更加注重存量的优化。酒店亦是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是生动的历史。因此,在翻新改造时,一方面需要往回看,去看酒店能够给城市留下什么;另一方面需要去思考,酒店未来能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当我们向内探求,去寻找差异化的灵感,翻新改造就不是同质化、标准化的。
作为国内头部酒店企业,锦江酒店(中国区)依托集团文旅生态链优势,通过旗下暻阁、云居酒店系列等的度假产品线,在选址、建筑形态、空间布局、活动策划上寻求突破,构建 “旅居融合” 的体验闭环,为当地文旅注入活力促进城市发展。这需要更灵活的物业适配和更深入的在地资源整合,市场并没有成熟的方式,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对此,锦江酒店(中国区)在品牌产品上下了不少功夫。
一是积极探索 “文旅 + 康养” 新模式。如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的海南屯昌香山云居酒店,作为海南省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堪称“隐藏在海南中部的康养明珠”。酒店提供丰富多样的的康养特色服务,如精油SPA、香薰疗愈、按摩疏通、中医功法、瑜伽冥想和对弈品茗等。这不仅使酒店成为职工疗休养的热门之选,也为更多人带来优质的康养体验,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屯昌香山云居酒店
二是从文化融入,到创造在地文化植入“方法论”。数据显示,68%的消费者愿意为“文化体验”多支付30%房费,文化不再作为增值服务存在,而是成为每个酒店品牌的核心竞争产品。锦江酒店(中国区)品牌产品部总经理谌业伟认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标准化流程转化为“可复制的独特体验”。
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丽芮酒店正是此潮向的积极实践者。秉承“趣意生活无边界 ENJOY IT!”的品牌理念,其开放式设计标准要求每家酒店都是“品牌理念、属地文化、投资人情怀”碰撞融合的产物,擅长将美学与本地身份强关联,作为目的地体验的一部分,确保每家店有调性、有灵魂。
西安奥体中心丽芮酒店
三是以 “目的地综合运作” 重新定义酒店,重构酒店业价值逻辑。锦江酒店(中国区)突破传统业态叠加思维,绑定目的地资源,通过差异化体验盘活景区存量物业。如弥勒湖泉水乡荟语酒店:选址湖泉4A级生态景区,利用全年22℃宜人气候与天然温泉资源,设计矿物温泉、汗蒸房等康养模块,吸引旅居客群长住;泰安天平湖云居酒店:创新“脆皮养生局”概念,结合泰山自然景观推出瑜伽、八段锦、投壶等活动,将慢生活体验转化为品牌溢价……
泰山天平湖云居酒店大堂
泰山天平湖云居酒店-脆皮养生局活动现场
在银发适老领域,锦江酒店(中国区)聚焦“酒店+X”产品组合模式,以“A/B双轨方案”深耕银发适老市场:A方案通过旅行社整合景点交通资源,侧重线下一站式服务;B方案依托社群及数字渠道推送文娱活动套餐,强化线上渗透。这种通过“品牌-城市-门店”三级漏斗筛选试点验证后,将迅速实现市场规模化复制。同时,运营端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入住前分渠道精准触达,在店期以健康课程与社交娱乐活动提升粘性,离店后复用行为数据动态优化产品组合,驱动“体验升级-收入增长”双向循环。
锦江酒店(中国区)在适老与度假领域的探索,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重组:通过康养场景激活存量物业、文化转译构建竞争壁垒、目的地运营深挖资源价值,形成“存量优化-体验升级-生态协同”的可复制解决方案,为城市更新提供超越单点改造的系统性价值引擎。
04/
Chapter
在标准中破局
设计如何解答时代命题
面对浩华揭示的三大时代趋势,锦江酒店(中国区)的产品迭代路径清晰表明:设计是关键的破局力量。在7天智选版中,设计以空间重组、智能融入和核心睡眠聚焦,实现了经济型老店的效能革命与年轻化转身;在成熟品牌焕新中,设计通过深化品牌空间与场景表达,满足消费者对“理性丰富”的渴望;在度假与适老新领域的探索中,设计则承担起定义产品、绑定在地资源、适配非标物业的先锋角色。这些实践印证,在酒店业竞争新周期,深刻理解趋势并善用设计思维驱动产品创新,方能赢得市场主动。设计,已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突围标准化“枷锁”的重要武器。
Q&A
Q-空间秘探
A-崔亮 FHD凡恩酒店设计总裁
李烨波 上海申建工程设计院-室内设计院院长
陈彦 心道设计品牌总监
谌业伟 Kerwin Shen 锦江酒店(中国区)品牌产品部总经理
*排名不分先后
Q:存量改造中,连锁酒店品牌如何快速介入老物业翻新?
谌业伟 Kerwin Shen:从品牌角度来看,首先必须坚守干净、舒适、安全等基础功能的质量底线,确保用户体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五感设计注入品牌调性,建立差异化情感联结。更为关键的是物业与品牌的精准匹配:经济型物业强行承载中高端品牌定位,或同档次品牌盲目嫁接,将导致客户体验割裂与收益模型失效。典型案例中,丽柏品牌以都市精致美学服务新中产客群,维也纳国际则用奥地利古典精神契合大众商旅需求——唯有物业条件与品牌基因高度契合,才能兑现真正的品牌承诺。
空间秘探:“品牌≠万能药”,“换牌≠溢价”,存量改造需基于物业禀赋与品牌DNA深度耦合的系统性价值重构。标准筑基、个性赋魂、物业适配精准切中存量改造的核心矛盾。对投资人来说,需建立“物业-品牌适配度”量化评估模型;对品牌方来说,改造技术必须服务于“物理空间转译品牌灵魂”的核心使命。
Q:在设计过程中是怎么平衡运营方、投资方还有消费者之间的不同需求?
崔亮:在酒店设计过程中,平衡运营方、投资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不同需求是一项复杂但至关重要的任务。我们总结以下几点作为借鉴和参考:一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寻求能够同时满足各方需求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需要对不同的需求能够进行灵活调整和平衡。二是制定一套综合考虑运营效率、投资回报、消费者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的评估指标体系,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作为最终决策。三是在设计过程中,保持与运营方、投资方和消费者持续沟通,根据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
FHD凡恩酒店设计下的丽柏酒店大堂效果图
李烨波:在酒店设计中调和运营方、投资方与消费者的需求矛盾,本质是通过价值转译实现成本与体验的最优解。本质逻辑不是简单的“少花钱”,而是通过设计创新与供应链深度协同,把消费者的“好体验”转化成更高溢价和更好投资回报率。以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的丽柏酒店为例,墙体增厚6cm,虽然会增加一点建造成本,但能降低30%噪音投诉,消费者体验感更好,产品也更能卖出“高价”。但让好体验变成好生意,还需要强劲的中后台兜底保障体系。上面的丽柏酒店就是在GPP生态协同的供应链支持下,实现成本、体验和溢价的兼得。
锦江优采空间——装配式快装解决方案展示区
空间秘探:真正的平衡并非妥协,而在于找到让三方需求同频共振的“黄金频率”,创造一种彼此滋养的动态系统。设计师理解运营逻辑以构建高效骨架,洞察投资诉求以注入增值基因,最终通过极致细腻的体验设计,在消费者停留时发挥最大价值。它不是静态的等边三角,而是一个以“可持续价值创造”为核心、三方需求相互咬合、动态演进的精密生态。
Q:如何更好地为老旧物业塑造“灵魂定制”空间方案?
谌业伟 Kerwin Shen:连锁酒店的存量改造,本质上是一场与城市的深度对话。这并非要求永恒不变,而是通过“保护历史记忆、转译在地文化、平衡规模与个性、践行可持续”的动态闭环,让酒店成为承载时代精神的容器。如锦江都城青年会宾馆,前身为1931年建成的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锦江都城品牌对其进行“现代焕新”时,保留原建筑拱券石门、彩绘天花等细节,植入智能客房系统与现代服务设施,让文物建筑“可居住、可体验,可阅读”。经典可持续地流传,正是因为它始终在与城市对话。
锦江都城青年会宾馆历史风貌和如今大堂空间
陈彦:老旧物业的灵魂在于“真实”——它承载的时间痕迹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品牌资产。我们的任务不是覆盖历史,而是用精准的设计语言重塑它的故事,让品牌自己说话。老旧物业需找到“历史厚度”与“当代审美”的共生点。参考维也纳国际酒店的“重塑经典”之路,一是在风格上,从维也纳城市的经典艺术出发,将古典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在酒店风格与服务中;二是将品牌文化根植于维也纳的城市艺术基因持续传承,音乐、绘画及古典建筑艺术都是维也纳国际酒店不可或缺的部分;三是坚持品牌“睡进古典艺术的光辉里”的价值主张,坚守住宿本心,让客人能够在酒店体验到美好,感受到幸福。正是在遵从品牌文化及基本定位的前提之下,对市场有敏锐的触角,成为一个阶段的“标杆”,才有可能成为某一时代的“典范”。
空间秘探:从一张设计概念图到现实产品的落地,作为酒店产品构成的核心,供应链发挥的作用更加清晰。时代赋予了供应链的地位,这就要求酒店供应链必须具有品牌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前介入设计过程,与多方共创,实现从“采购”到“联合研发”的范式转移,赋予投资人、酒店品牌方不一样的价值。但这种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酒店产业供应链生态圈的打造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