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梧桐树下读书会,作者 | 梧桐树下读书会
本号文章皆系 独家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朋友圈。
媒体转载,请联系本文编辑获得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自“梧桐树下读书会”。
字字皆辛苦,谢谢您的支持。
1978年,卢绪章同志担任新成立的国家旅游总局第一任局长兼党组书记,是我国旅游事业的开拓者。1981年2月他被调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委员会副主任。接替卢绪章的,是外交部副部长韩克华同志。他担纲第二任国家旅游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直至1988年退居二线,续而担任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韩克华同志在任上,每年都有近一半时间去各省、市作旅游考察调研。上任次年的1982年,他曾前往辽宁调研旅游资源,下榻沈阳华夏饭店,即辽宁省华侨旅行社所管辖的饭店,并力促旅游研究工作。
图一说明:位于浙江宁波的卢绪章同志的故居;图二说明:位于河南南乐县张庄村的韩克华同志的故居。
建言研究旅游
韩克华同志到达辽宁沈阳的第二天,就在辽宁宾馆(即当初日本人开设的“大和旅馆”),会见了辽宁省委副书记李荒;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陈放;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苏东风先生、瞿勇先生、金中女士等有关同志。在见面交谈中,韩克华同志谈及他对发展中国旅游的看法:
首先,从国外旅游谈到中国旅游。他介绍匈牙利、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旅游情况是侃侃而谈,又说到刚刚起步的我国旅游。韩克华同志曾在20世纪60年代,担任过匈牙利、几内亚、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大使,对欧洲的历史人文和旅游情况十分熟悉;对发展中国旅游情有独钟。
其次,是中外交流。在会见谈话中,他提出,我们不仅要引进外国技术、资金、人才,还要让外国人充分了解中国;现在,许多外国政要和外国游客,对新中国很不了解;我们国人也应该出去走走看看。
第三,建言成立“辽宁省旅游学会”。韩克华同志建议辽宁率先成立“旅游学会”,以认真研究旅游经济、挖掘旅游资源、促进辽宁旅游发展。他说,至于旅游接待条件、旅游环境、旅游景点、旅游饭店等旅游要素,我们一步步来;他还谈到吴学谦副总理十分强调发展旅游的重要性。
图片说明:1977年,国家旅游局韩克华局长率队考察九寨沟,确定作为国家级旅游开发项目。
火速成立学会
韩克华同志关于率先成立“辽宁旅游学会”的提议,得到了辽宁省委的重视和支持;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社科院院长兼党组书记李荒同志推波助澜;省社科院相关经济研究所的同志撰写了成立“辽宁旅游学会”的报告和相关章程,经省委李荒副书记的支持和认可,报经省委宣传部同意,省民政厅批准,省社科联备案。随后,便开始了各项筹备工作。辽宁省旅游学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省外办、省计委、省建委、省旅游局;省社科院相关经济研究所;省中旅、国旅、省海外等旅行社;以及辽宁主要旅游城市的市外办、旅游局、侨办······共计50多个单位,组成了省旅游学会的会员群体。
经过紧张有序的积极筹备,“辽宁省旅游学会”成立大会很快顺利召开。辽宁省委副书记李荒同志到会讲话,并大谈发展辽宁旅游;省政协副主席兼省社科院院长陈放同志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辽宁旅游资源”的主旨演讲。成立大会上,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社科院院长陈放同志,被聘为“辽宁旅游学会”顾问;选举了省旅游局副局长金中女士为“辽宁旅游学会”会长;会上还选举产生了学会理事会和50多位学会会员。
学会工作特色
1982年成立的“辽宁省旅游学会”,他们到底开展了哪些工作?学会工作有哪些特色呢?
一是,省社科院院长重视。
辽宁省社科院院长陈放同志积极引领并起到主导作用。作为省社科院院长,陈放同志较早关心和推动调研东北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他曾在学会成立大会上,以及多个场合,大谈调研、开发、利用东北旅游资源;他对黄海、渤海环线2500公里的这两个区域的500多个岛屿的旅游资源、对东北地区的清朝文化、东北地区的多民族共生共长文化,以及辽宁主要旅游资源如数家珍。他十分关注和积极推动相关科研人员关注和调研长白山文化、辽河文化,草原文化、红山文化、工业文化,要求摸清工业资源、山水资源等文化资源。由于早年留学日本,陈放同志当时还较早关注日本旅游市场和日本客源,他自己对日本资讯有深入研究。我国与日本在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他提出,关注和研究日本游客的习惯和需求,是“辽宁旅游学会”的一个议题。
图片说明:东北的风景。
二是,大兴旅游调查研究。
在陈放同志的引领和倡导下,为了摸清辽宁旅游资源的家底,当时“辽宁旅游学会”的主要工作方向,即是以调查和摸清辽宁旅游资源为重点工作内容。辽宁省社科院的相关经济研究所、省市相关媒体、省级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区景点的相关人员,都加入调查研究和摸清家底的行列中来。80年代初期的辽宁省社科院的马延祥副研究员,曾对海岸带深海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并发表调研文章;辽宁省的主要旅游城市,如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方的外办和旅游局的相关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本地旅游资源摸底调研中来;再就是辽宁日报、大连日报、沈阳晚报、抚顺日报等的一些媒体记者,也参加调研活动。这一时期的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的报告,也在上述媒体上发表,并为东北旅游和辽宁旅游业发展,为日后辽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开发,起到了奠基作用。
图片说明:东北的风景。
三是,关注宾馆饭店服务。
80年代初期,中国的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辽宁的旅游服务,尤其是宾馆饭店的接待服务水平,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日韩客人、欧美客人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也来到沈阳、大连、抚顺等地。当时,能接待涉外旅游客人的宾馆饭店较少;宾馆饭店的服务规范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当时刚刚成立的“辽宁旅游学会”,针对辽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和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宾馆饭店服务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和建言献策。一些理论研究学者,与从事接待服务工作的饭店管理人员一起,整理宾馆饭店各主要岗位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又针对住宿接待条件紧张的现象,建言对一些老宾馆和招待所进行升级改造,以解决境外游客下榻的住宿资源紧缺的问题。
图片说明:东北的风景。
四是,开展学术交流研讨。
“辽宁旅游学会”成立之后的三四年的运营过程中,学会重视每年开展旅游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活动。有三个层次:
每年各主要旅游城市的外办、旅游局,以及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的相关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研讨旅游发展;
省级旅游学会组织旅游相关问题的研讨;
邀请国内经济学家来辽宁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研讨交流。80年代初期的“辽宁旅游学会”,和辽宁省社科院的院长陈放同志,曾邀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于光远、财贸所所长刘明夫,前来“辽宁旅游学会”讲授旅游经济;还陆续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董辅礽、马洪等重量级的大家来辽宁讲学,他们在演讲中都大谈中国旅游经济和辽宁旅游发展。
这是一个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的“旅游学会”。
其特殊之处:一是,由当时国家旅游总局韩克华局长提议成立的省级旅游学会;二是,在省委主要领导同志重视关心下成立的旅游学会;三是由省社科院院长关注、主导、引领的旅游学会;四是,针对当时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旅游学会成员;五是,在当时条件和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早成立的省级旅游学会。
今天,我们回首这段往事,有意思、有意义、有感触、亦有感动!它带给了我们旅游界同仁,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旅游业刚刚起步时的那段峥嵘岁月的难忘回忆!也望为当今各地、各级旅游学会带来些许思考和展望。
图片说明:东北的风景。
后记
2025年5月22日,笔者应邀参加第二届东北三省旅游住宿业发展大会,邀约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辽宁凤凰饭店李经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见面叙旧。李经先生谈及40多年前的一段陈年往事:他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担任过辽宁省社科院院长兼党组书记陈放同志的秘书,其间,时任国家旅游总局韩克华局长到辽宁沈阳调研时,推动了辽宁成立“旅游学会”。他叙述了这段往事的前后大致经过。笔者听后十分感慨,记录下上述文字,与旅游界同仁分享,并通过此文,希望有关知情者能补充相关细节,完善和还原80年代初期辽宁旅游学会成立,以及之后该学会运营的更多细节、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过往。
在此,向为本文提供当时相关信息的李经总经理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片说明:东北的风景。
张久明简介:
曾任南京丁山宾馆副总、北京华苑饭店副总、南京中心大酒店常务副总、南京饭店总经理。曾任南京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南京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中国餐饮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饭店业品牌价值峰会组委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品牌建设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文化与旅游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民族品牌饭店”评定委员会高级评审员及专家委员、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
本期图片选自网络,向图片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