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酒店开业仅14个月,算起来刚满一周年,如今要以不足10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到底发生了什么?
刚起床就看到一则酒店行业的消息,又一家高端酒店要出售了!
这家酒店开业仅14个月,算起来刚满一周年,如今要以不足10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家酒店就是位于苏州狮山文化广场,2024年3月才开业的狮山悦榕庄与悦椿酒店。
它是以苏式园林和现代奢华融合设计的作品,GOA设计的建筑、HBA打造的室内空间、MEDG的景观设计,加上金螳螂耗资1.47亿元的装修,可以说是苏州酒店的代表项目。
然而,仅仅过去一年,业主方苏州新高乐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99.13万元的价格挂牌转让全部股权。
这样的价格可能还不够在苏州买一套普通的住宅!
大概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是因为母公司债务,而不是因为酒店不赚钱。
那我们就根据公开资料先看一下,其酒店的经营数据情况: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404万元,净亏损2805万元
2025年前四月:收入2193万元,净亏损1963万元
截至2025年4月30日:总负债12.49亿元,净资产2969万元,资产负债率突破108%。
该酒店总投资超12亿元,其中8亿元来自工商银行15年期贷款。
就是说,光每年的利息就要数千万,还不算要偿还的本金。
特别是2025年开始,酒店整体行情不佳,高端酒店的RevPAR(每间可用客房收入)也遭遇持续的下滑,经营现金流根本覆盖不了债务成本了。
业主出售悦榕庄这两年不是个例了。
去年重庆北碚悦榕庄以7亿元起拍,最终遭遇流拍,其二期包含了上百栋烂尾的别墅,接盘者接着开发需要投入的钱也不会少。
全国范围内,五星级酒店数量已从2017年高峰的846家降至2024年的736家。
说白了,狮山悦榕庄的诞生,本身就是地产逻辑的产物。
这对于过去几十年国内高星酒店发展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了。
2020年7月,开发商以39.84亿元竞得地块时,拿地条件强制要求引入十大国际酒店品牌之一,其中名单就包括丽思卡尔顿、宝格丽、悦榕庄等。
开酒店的本身并不是为了开酒店,而是为了其它目的。
如,以酒店为“表皮”换取核心地块、用酒店投资抵充企业所得税、借高端品牌提升整体地块价值等。
之前的文章对这块内容有详细的解读,此文不再赘述了。
所以,你会发现,国内60%的高星酒店资产都在房地产商的手里。
恒大、万科、富力、碧桂园地产都是一个个典型的案例。
拿富力地产来说,2018至2021年,其酒店业务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43亿元。
显而易见,当“以房养酒”模式随地产下行而崩塌,这些酒店立马就变成了不良资产。
对资本市场来说,高星酒店从之前的香饽饽已变成烫手的山芋。
2023年标价5000万元及以上的法拍酒店达275家,但成交率仅15.6%。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接盘者多为实业资本:
内蒙古乌兰煤炭集团以2.2亿元收购峨眉山蓝光己庄;
陕西榆林煤炭企业通过壳公司28亿购入北京威斯汀;
江苏金峰集团(水泥业)24亿接手上海宝格丽;
高端酒店如今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从“地产附庸”实现“自主造血”,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特别是在如今消费略有下降的环境下,2024年上半年,万豪、洲际在华RevPAR同比下降4.6%和7%。
看来,国际高星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
苏州狮山悦榕庄的接盘者无论是何人,
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是:当“地产装饰品”的光环褪去,这家酒店要作为纯粹的商业实体,核心竞争力究竟在何处?
未来的破局点,
或许就藏在如何把高端酒店从地产附属品,真正的转型为真实商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