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290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微信ID: chuangcewenlv)
今天来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单身旅游的商机。
在传统文旅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单身旅游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驱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春节假期数据显示,国内出游人次突破5亿,其中“一人游”订单占比显著提升,单身旅游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100%。这一现象说明,2.4亿单身人口的消费潜力正在释放,旅游经济结构也正在转型,人们追求个体意识和个人幸福的心理也正在觉醒。
这些都是文旅市场的巨大需求,现在的文旅景区及上下游产业为什么那么卷,大部分原因是传统旅游线路以及大多数景区先规划设计建设好了再去找游客,都在卷价格卷追随,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去设计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也就是定制旅游产品,其实文旅部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单身旅游消费新场景”,单身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品类,目前市场上还很少有专业的关于单身旅游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具有巨大的商机,有一种预感,单身旅游有望成为文旅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据统计,当前全国二十岁以上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约占成年人口的21%,预计2025年内将逼近?3亿?大关,占总人口近五分之一,呈一个上升趋势,针对各种单身人士设计的旅游产品亟待开发,如年轻人单身的,中年人单身的,特别是银发族单身旅游产品,对城市中老年单身旅游群体,这一群体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特征,消费观念正从“家庭本位”转向“自我实现”,更愿意为个性化的旅游消费产品体验付费,据有关机构统计,单身游客人均客单价达6000元,远超家庭游市场,专业机构预测,到2028年全球单身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
那么如何抓住单身旅游的市场机会呢?
建议有实力的机构建一个单身旅游APP或小程序,这是庞大的旅游市场的一个专业细分,有了这个思路,根据不同的旅游人群再细分。我临时想了几个单身旅游APP的名称,如ONE游、1TO1、1&1旅、1+旅、偶游、拼拼游等,每一个都可演绎出系列的品牌文化,这是基础,是平台,是链接游客、服务商、供应商、产业链资源的工具。
然后根据游客心理需求定制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消费产品、交通工具等,如高端定制游、社交陪伴游、兴趣爱好组团游、禅修?治愈旅行、森林疗愈游、技能交换研学游、失恋游、剧本杀旅行、宠物伴游、交友偶遇游等,并发起话题如#单身旅行手账、#一个人的旅行、#单身旅行联盟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单身游客对旅游的安全性的敏感度更高,所以对游客的安全服务尤需加强。
对于我们传统准备转型的文旅景区来说,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定位设计单身旅游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景区场景设计更多适合单身旅游的产品,如针对年轻人的相亲主题文化公园,技能互学互换乐园;针对60岁以上单身人群旅游,他们对康养旅居、文化研学、精神陪伴等产品有较高需求,这些需求未来可能成为旅游市场增长的第二曲线;另外签证便利化也在推动中外单身游客“双向奔赴”,可以设计中外文化交流交友活动等。
单身旅游与群体旅游市场相反的是,很多单身旅游者更乐于享受孤独,未来游客在某座岛某个湖的独自旅游可能会成为一种新旅游产品,也就是那段时间里,整个岛屿或湖只为一个游客开放。如某岛屿露营基地推出“星河独享套餐”,配备天文望远镜和星空摄影指导,游客独享一个人的星际;再比如Airbnb的“超孤独体验”产品线中,北海道洞爷湖的“一人一湖”钓鱼冥想项目,提供定制化环境音效系统,能根据用户心率自动匹配水流声与鸟鸣频率服务等。
单身旅游中,旅游是载体,游客更愿意获得超出旅游的一种心理满足,行业调查显示,61%的单身旅行者期待“可控的偶遇”,他们期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认识一个志趣相同的朋友,或者遇见一个对事业有帮助的贵人,甚至因缘分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十年前我组织了在南山的一个文化聚会活动,一个姑娘和小伙子就是在这次旅行聚会中认识并喜结连理的,如今他们是有两个孩子的幸福家庭。或许单身旅游意义就是可以创造更多的人生美好体验以及家庭旅游群体。
随着时代的变革,单身旅游+会孕育出更多的新业态和新商机,单身旅游+的崛起不仅是消费市场的扩容,更是一场关于个体自由与社会包容的深刻变革。“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带着超脱与禅意的单身旅游,它正打破了传统旅游的群体性框架,以“一人经济”撬动万亿级市场,同时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体验价值型转型。
那些独自走向地平线的背影正在创造新的旅游经济,未来的单身旅游,像是一场静默的旅游革命,更象是一场崛起的“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书写着人类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崭新章节。
来源 | 创策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