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君亭酒店(301073.SZ)已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这家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年报公布晚于其他几家上市公司近两个月,但是没有给股东和股民带来惊喜。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76亿元,同比增长26.57%;归母公司净利润为2519.97万元,同比下降17.43%。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君亭酒店集团旗下在营及管理的酒店总数为452家,客房总数达91,440间,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52家酒店,包括君亭、君澜度假、景澜度假等品牌,和2023年年报数据相比,酒店和客房的数量都有不小的增量,但是如此规模的集团,净利润只有2519.97万元,真的不如国内不少成功经营的一家单体酒店。
财报的结果一定会有诸多的原因,估计这个月会有解释。君亭集团是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推出品牌加盟模式,所以旗下的绝大多数酒店应该以委托管理和直营为主,从集团一年总营收6.76亿元推断,每家酒店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对比华住每家门店平均收入在一百万左右,那君亭集团的平均每家门店收入大约只有华住的1/6 。
目前行业流行轻资产管理模式,加上数量排行的诱惑和虚荣,多数国内酒管公司,都把关注力聚焦在增加门店数量上,由于国内几家以经济型酒店起步品牌的成功上市,在行业中产生不少误区:资本市场青睐轻资产、青睐可以简单快捷复制的扩张数量的模式。于是不少小型酒管公司都在增加数量上互相追逐,侥幸能通过上市一夜暴富,本身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也侥幸品牌能被上市公司并购,......。
轻资产的酒管集团,其发展需要有几大体系的支撑才能盈利,品牌价值、科技驱动的管理系统、会员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
以国内酒管头部企业华住为例,能够做到在经济型和中端品牌为主的加盟门店,得到平均年收入100万,说明在品牌价值、科技驱动的管理系统、会员系统、人力资源几个方面都已经相对建立和健全,在几大体系都建立和健全的前提下,门店数量的增加对于集团的获利能力而言是正向赋能。假如以上提到的几大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的酒管公司,将关注力聚焦在门店数量的增加上,对于集团的获利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国际品牌酒管集团都是轻资产模式,目前在国内就是靠多年积累的几大体系,品牌输出、会员体系开放、人力资源支持等获利,无论哪个品牌,在每家酒店的各项收费相加,平均在酒店总营收的6% - 7%,而国内酒管集团的每家酒店的各项收费相加,一般都只有2%左右。记得当年全国单体酒店营收第一的国际品牌酒店,全年营收做到6.6亿元,管理公司各项收费相加拿走4,400万元,不少行业同仁惊叹管理在一家酒店拿走那么多,其实这个提取的金额只有占到总营收的6.6%,该酒店至今开业25年了,投资方还在继续聘用该品牌管理。
国内现在不缺酒店数量,也不缺酒店品牌和商标,缺的是有价值的品牌,能通过专业运营给投资方理想回报的品牌。笔者假设,如果要提升国内品牌的价值,行业排行榜不以数量排列,而以每家门店收费排列,估计这样的排行能有效地促进酒管集团的提质增效。
资本的力量无容质疑,企业上市确实可以解决融资问题,但融资后的投向和聚焦点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行业处于过剩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生态环境,对于存量酒店是挑战,对于酒管集团而言如何在存量盈利的前提下拓展增量,同样也是挑战。(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 | 星硕袁学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