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澎润酒店资产管理,作者 |澎润咨询团队
澎润洞见VOl.28
"第三空间"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提出,他将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第一空间",花大量时间用于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而"第三空间"则是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更强调场所的社交功能,比如咖啡馆、茶馆、酒吧等。
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共享经济的发展,酒店正在从传统的住宿场所演变为“第三空间”——一个融合社交、办公、休闲与文化体验的多功能共享空间。不少酒店打破原有模式,将大堂等公共区域设计为开放而有氛围的场所,不仅吸引住客,也吸引本地居民与游客。例如,许多高端酒店的大堂不再仅仅是办理入住和退房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设计感的社交场所。舒适的沙发、免费的Wi-Fi、精致的咖啡和轻食,让人们可以在这里会友、工作、甚至举办小型活动。一些酒店还引入了书店、艺术展览、音乐演出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第三空间"的内涵,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现代酒店正在打破传统住宿模式,更多地将公共空间打造为社交场所。从共享办公区、创意餐厅到开放式休闲区域,每个角落都为客人提供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机会。你可以在酒店的咖啡厅与陌生人交换故事,在共享办公区与朋友讨论工作,也可以在艺术展览或现场音乐活动中与各行各业的人们建立联系。
JO&JOE是雅高集团旗下定位生活时尚的酒店品牌,旨在为拥有Z世代心态人士创造独一无二的“玩宿空间”。 该品牌酒店的“第三空间”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开放式的公共区域设计。酒店不仅设有传统的住宿区域,还将大量空间用于社交互动。大堂、餐厅、酒吧、休闲区、共享厨房等都被设计成开放、舒适、充满创意的社交空间,鼓励住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酒店的共用厨房让住客可以一起烹饪美食,交流不同的烹饪技巧和文化背景;同时,酒店内部的休闲酒吧和公共区域通常会设置为放松社交的场所,提供现场音乐、互动游戏或各种社交活动。住客可以在这里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旅行故事,甚至开展合作与交流。
citizenM是一家新式荷兰酒店集团,该品牌专注于服务“移动公民”(Mobile Citizens),即频繁旅行且依赖移动技术的商务和休闲旅行者,因此citizenM的“第三空间”以“酒店+办公”为特点,让酒店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也是一个能激发创造力和高效沟通的空间。
酒店的公共区域被精心打造为一个开放、灵活、富有创意的工作环境。客人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工作的桌面,拥有充足插座的充电空间,以及高速无线网络等现代化设施。这些空间的设计让商务旅客在出差期间不再需要单独寻找咖啡馆或者共享办公空间,直接在酒店内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酒店行业的创新模式也在不断升级。新零售与消费体验也正在成为酒店“第三空间”的新思路。通过将新零售的理念与酒店服务融合,酒店不仅仅提供住宿服务,还成为了消费者的多元化购物与体验空间。
日本OMO系列酒店的设计。OMO酒店的大堂不仅仅是传统的接待区,更是一个融合多功能的社交与消费空间。这里设有自助咖啡机、酒水机以及当地特产的零售区,住客可以在此工作、社交、购物,甚至参与酒店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街区徒步探索和寺庙深度讲解游等。
通过这种设计,OMO系列酒店将住宿与当地文化体验紧密结合,住客不仅能在酒店享受便利的休闲与工作空间,还能在同一地点深入了解区域的独特性,并顺便购买当地特产,完成从“住宿”到“消费体验”的无缝转变。这种新零售与消费体验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客户的整体体验,也为酒店品牌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第三空间。
随着ESG、绿色环保理念的持续流行,酒店的“第三空间”也不例外。绿色设计成为这一空间的核心之一。无论是生态花园、绿色植物墙,还是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设备,现代酒店通过低碳技术和环保理念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北京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坐落于首钢园区内,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转型,首钢园区正逐步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迈进。香格里拉酒店的入驻,巧妙地将“第三空间”理念与绿色环保相结合,为园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酒店的建筑设计力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城市环境和谐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现代感与生态气息。酒店外立面的设计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以最大化地引入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同时,酒店还在建筑中加入了大量的绿植和屋顶花园,既美化了环境,又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形成了一个生态宜人的绿色空间。
在传统的酒店模式逐渐向生活方式酒店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探索和打造“第三空间”,为客人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体验。当你走进一个充满社交互动、零售体验以及绿色环保的酒店空间时,或许你会发现,旅行不再只是短暂的住宿,而是一次充满可能性与惊喜的生活体验。未来的酒店,正在通过“第三空间”重新定义突破传统酒店的边界,你准备好迎接这场变化了吗?
来源 | 澎润酒店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