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Conner,作者 | Conner
-1-
旅游零售的三类银发客群
深耕细分客群,是未来每一个行业必须要走的路,银发经济无疑是当下中国消费市场最具潜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除去丧失活动能力和出行受限的银发人群外,初老(65-75岁)、预老(55-65岁)和亲老(25-45岁),是旅游零售渠道最主要的银发经济客群。
初老客群,以已退休老年客群为主。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24年中国65-75岁人口规模1.32亿,占总人口的 9.4%。这一群体普遍处于“健康老龄化”阶段,身体机能好,医疗和养老需求激增,旅游时间充裕灵活。
预老客群,以接近退休年龄客群为主,部分仍参与经济活动。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24年中国55-65岁人口约为 1.75亿,占总人口的 12.4%,较初老客群人口规模更大。
亲老客群,主要指父母处于初老或预老阶段的客群,这部分客群的银发经济主要以为父母健康或节日送礼为主。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24年中国25-35岁人口约为 2.16亿,占总人口的 15.3%。该群体是目前国内的劳动主力军,但受低生育率影响,规模呈逐年缩减趋势。
三类银发客群未来5年人口规模预测
从未来五年的趋势看,中国的初老客群将进入高龄阶段,规模虽有增长,但出游能力逐步受限,线下复购率大幅下降。相比之下,预老客群具有更高的出游意愿、消费能力和复购概率。亲老客群受“少子化”影响,未来五年总体规模呈下降趋势。
-2-
三类客群的旅游消费偏好
初老客群:
从收入来源看,初老客群以养老金和子女赡养为主,一线城市部分人群持有房产租金收益。从出游特点看,初老客群的出游率随年龄增长递减,但74岁前仍保持活跃,偏好短途游、医疗旅游和邮轮等低强度项目。出游时间灵活,淡季出游与跟团游比例更高。从消费偏好看,受健康风险影响,初老客群消费总体偏保守,价格敏感度高,更习惯线下购物,医疗保健品类的购物支出占比最高(如血压仪、保健品)。
预老客群:
从收入来源看,预老客群的收入情况更为乐观,以养老金、房产增值收益和再就业收入为主,部分高学历人群退休后仍参与顾问或投资活动。根据机构调研数据,预老客群的净资产居各年龄段之首,消费能力是25-44岁人群的2倍,尤其在旅游、健康领域的消费更高。从出游特点看,预老客群偏好自由行、定制小团。从消费偏好看,预老客群旅游消费占银发旅游消费总额50%以上,客单价高于初老群体。预老客群与初老客群的消费都更依赖社区实体店和口碑推荐。但与初老客群不同的是,预老客群购买高端保健品和适老化智能设备的比例更高,也更愿为商品和服务的高品质支付溢价。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预老客群中有19%参与电视购物,为全年龄段最高,线上消费渗透率约72%,虽低于亲老群体,但明显高于初老客群。
亲老客群:
从收入来源看,亲老客群普遍处于事业上升期,工资性收入、劳务性收入、理财与资产性收入均有涉及,收入来源呈现多源化,但总体储蓄率相对较低,收入积累有限。从出游特点看,亲老客群出境游占比高达38%,境外消费占56%(2018年数据),是当之无愧的出境游和境外消费主力军。偏好自由行、短途游和新兴旅游形式(如研学旅行、沙漠游、非洲动物大迁徙游)。从消费偏好看,亲老客群的消费能力中等但增长潜力大,消费欲望强烈。住房、育儿、个人发展及新兴消费(如电竞、潮玩、社交电商)为占比较大的支出项。人均旅游消费低于预老客群,但频次高,注重性价比和社交属性。线上消费在亲老客群中的覆盖率最高,购物品类倾向科技产品(如智能设备)、快时尚、网红食品,同时为子女教育、父母健康投入高。
三类客群收入与旅游消费特征汇总
综合分析,从初老、预老到亲老,三类银发人群旅游消费的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为特色到店”、“为服务买单”、“为信任复购”、“为家人付费”。
-3-
旅游零售的经营策略
根据旅游零售三大客群消费的特点,按照“刚需切入+信任强化+场景适配”的原则,免税店可以从“商品结构本土化”、“服务流程适老化”、“营销链路亲情化”三个方面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
商品结构本土化方面,一是开设主题特色购物区。将银发客群重点关注商品集中展示(如“健康免税专区”),减少中老年顾客对复杂的品牌和商品的认知负担,同时也更节省中老年客群的体力。二是推出专属商品组合。围绕初老、预老、亲老客群需求,开发“保健品+本地特色商品”、“抗衰香化+保健品”、“本地特色商品+健康数码产品”、“家庭保健套装”、“父母精品配饰礼盒”等商品组合,通过将刚需产品与非刚需产品组合销售方式,提高单个顾客购买客件数,从而实现客单价的提升。
服务流程适老化方面,一是建立中老年顾客“首任负责制”。对进店的中老年客群,首次接待员工除负责在本店的需求沟通外,同时负责将顾客交接至下一门店或柜台,直至顾客离店,实现中老年客群从到店到离店的全程陪伴。通过健康刚需切入、信任关系构建,将初老、预老客群从“到店游客”转化为“深度消费客群”,推动免税店从“商品免税”到“服务免税”、“情感免税”的升级。二是深化中老年跟团游渠道合作。利用免税店场地优势,在非高峰时段增设本地文化特色活动与表演,并将其嵌入中老年跟团游行程,改变免税店单一购物功能的消费者认知,提升到店率。
营销链路亲情化方面,一是强化社交裂变,推出“老友推荐计划”。通过微信端生成专属海报,推荐好友购物双倍积分等方式,强化社交扩散与口碑传播,提高免税店在中老年群体的认知度。二是打好亲情牌,建立家庭积分池。设计“家庭积分共享计划”,允许亲老客群将消费积分转赠父母账户;为初老、预老客群提供积分购物溢价权,鼓励亲老客群带动初老、预老客群消费,实现会员管理从单一客群画像向家庭客群画像的提升。
从商品到服务,银发经济涉猎的领域极广,针对不同客群的经营策略也并不局限于以上三个方面。但唯有集中优势资源,深耕细分赛道,洞察精准客群,才能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重围,基业长青。
来源 | Co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