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酒店圈儿,作者 | Clara
近一周以来愈演愈烈的关税混战,每天的新情况都令人应接不暇。从18世纪到当代,关税始终是经济与政治博弈的焦点,它是保护工具,也是冲突催化剂。当下这场百年来全球贸易的最大变革将在多个层面对包括全球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连锁反应。
关税混战短期内加剧了全球旅游业的不确定性,但长期可能推动市场结构重塑。随着新的谈判或政治转折的到来,任何文章都可能很快过时,当“关税”成为了人人口中都会谈及的热词,酒店业将面临什么?
在美影响:需求减少、成本增加、翻新或筹建活动延迟■
无论出于商务或休闲目的,旅游业都依赖于安全的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税将增加行业内所有运营商(航空公司、酒店、汽车租赁公司等)的成本,从而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将抑制需求,而经济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信心。
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雅高集团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巴赞(Sébastien Bazin)向彭博社表示,由于“负面舆论”带来的旅行焦虑,今年夏季该公司北美地区欧洲客群预订量锐减了25%。
酒店业的发展离不开扩张,而关税将给新建酒店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美国主要酒店集团如万豪国际、希尔顿酒店集团、凯悦酒店集团中,新建酒店约占年度总开业数量的70%。
“由于互惠关税高于预期,建筑成本将更高,开发和翻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将降低,而这些项目本已面临压力。”贝尔德投资(Baird)高级研究分析师迈克尔·贝里萨里奥(Michael Bellisario)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估计关税将使酒店建造成本增加约5%至10%,至少这些额外成本中的一部分会转嫁给消费者,更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短期内签约并启动的项目会减少。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关税战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约1%至1.5%,这将导致美国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的同比增长率从之前预测的3.1%降至 0.9%至1.9%。如果消费者减少旅游支出,RevPAR将进一步下降1%至1.5%。
此外,诸多酒店运营中所需要的日常消耗品,都面临着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以咖啡为例,夏威夷是唯一一个位于发达国家的咖啡产区,而这里的土地不足以满足美国的咖啡需求,因此大部分咖啡豆依赖进口。若关税战持续,一些酒店可能需要提高咖啡价格以消化成本。
这些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酒店的房价上涨,在热门旅游目的地等需求旺盛的地区价格涨幅将会尤为明显。随着更多依赖旅游业的城市面临住宿价格上涨和需求减少的双重压力,酒店业将陷入低迷,影响美国一些利润最丰厚的旅游市场的收入增长。
扰乱、重构供应链■
特朗普在其前一任期内对绝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时,已经迫使许多行业开始转向从中国以外的地区采购商品(尤其是酒店的家具、固定装置及设备),而越南成为酒店相关产品的最大受益国。
总部位于美国丹佛的全球采购公司 Benjamin West 的创始人兼总裁艾伦?本杰明(Alan Benjamin)表示:“越南在酒店客房中最昂贵的单品——橱柜类家具和木质卧室家具这个领域成为了巨大的赢家。现在我们采购的橱柜类家具中,95%来自越南,10年前,这一比例的90%还来自中国。”
本杰明指出,尽管这一趋势如今已完全转向越南,但这一过程耗时良久。“这不仅仅是工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问题,还涉及所有配套的小工厂如生产层压板的、抽屉的、抽屉滑轨或拉手的厂商 ——类似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在酒店业产品生产中已无足轻重,尤其是在大件产品的零部件领域。本杰明表示:“总体而言,中国在特定性价比的产品制造上仍极具优势……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酒店客房照明设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零部件仍大量由中国生产。本杰明说:“当人们购买美国制造的灯具时,实际上买到的是在美国组装、主要采用中国零部件的产品。”
亚洲旅游、酒店业能否“软着陆”?■
当下关税混战的情况下,中国本土运营或在建的酒店项目也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一些高端、奢华酒店所需要的进口高端设备、进口食材、红酒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民间旅游交流、贸易往来、商务活动往来减少带来的客源减少问题也不容忽视。
针对美国的高额关税,中国放出“大招”:外国游客免签+原产地自提+随时退税政策出台,即绕开关税,又拉动旅游消费。
除了加剧世界分裂,这场全球贸易战还将推动旅游业从全球化转向更依赖国内和区域市场。
在亚洲,旅游行业的巨头寄希望于亚洲内部旅行的蓬勃发展来缓冲冲击。近年来,万豪等美国连锁酒店的区域内业务显著增长:疫情前,亚洲内部旅行约占万豪业务的37%-38%,如今这一比例已飙升至近60%,凸显出区域流动性和消费模式的重大转变。
以下数据值得关注:
-亚洲内部旅行占亚太地区国际旅行的近80%:据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和 ForwardKeys 数据,截至2023年,亚洲游客每5次国际旅行中就有4次发生在区域内,远高于疫情前70%-75%的水平。中产阶级需求上升和短途旅行的复苏是主要驱动力。
-东盟中产阶级迅速扩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仅东南亚地区的中产阶级人口就有望从2020年的 1.35亿增至2030年的3.34亿。这一群体的富裕程度提升正推动更多区域旅行,尤其是飞往文化相近、成本可控且可通过低成本航空抵达的邻近目的地。
-短途航班主导运力:OAG(?全球航班数据公司)2024年的数据显示,亚洲内部航线的座位运力已恢复至疫情前的95%-100%,远超仍在滞后的长途航线。其中,中国与东南亚、日本、韩国之间的运力复苏最为强劲。
-中国出境游转向区域内: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23年底以来,超过60%的中国出境游集中在亚洲地区,而疫情前这一比例约为50%。即便中国出境游逐步复苏,游客仍更倾向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邻近目的地——部分原因在于成本考量和对长途旅行的持续担忧。
-亚太区域旅游消费加速恢复:万事达卡经济研究所2024年指出,受可负担性、地理邻近性和低成本航空航线增加的推动,亚太区域内旅游消费的复苏速度快于洲际旅游消费。
旅游研究与咨询公司Pear Anderson董事汉娜?皮尔森(Hannah Pearson)作出了以下分析:“亚洲旅游业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冲击是最大的问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与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发布的《经济危机、国际旅游衰退及其对贫困人口的影响》研究报告,分析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得出结论:发达经济体的旅游业受冲击程度高于新兴经济体,与欧美客源市场联系紧密的国家受影响最大。若将这一结论应用于2025年,亚洲可能相对完好地度过这场经济挑战,因为亚洲最大的客源市场正是亚洲本身。在已公布2024年全年国际游客数据的国家中,亚洲内部游客占其总游客量的77%。”
“但不同之处在于,此次关税针对的国家名单—— 亚洲受高关税影响的包括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这些均为亚洲重要的客源市场,2024年合计占亚洲国际游客总量的57%(其中中国占比最大)。若关税政策落地且这些经济体受冲击,不难预见这些国家的出境游客量将下降。”
不过她也指出,并非全是坏消息:关税可能仍会对亚洲地区造成震动,但别低估亚洲游客的适应能力和短途市场的韧性。“游客会调整计划。他们可能不会去太远的地方,或减少支出,但仍会继续旅行,” 一位驻亚洲的资深旅游高管表示,“对亚太地区而言,这便是一线曙光。”
参考资料:
[1]. Hotel Stocks Hit By Tariff Turndown, Forbes
[2]. European Tourists Start Avoiding US as ‘Unknown Territory’, Bloomberg
[3]. Trump, tariffs and travel: How will the turbulence play out in Asia? Webintravel
[4]. The effects of Trump administration tariffs on the hotel industry, Costar
[5]. How much will tariffs impact hoteliers? Hotelinvestmenttoday
来源 | 酒店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