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觉醒吧,酒店的餐饮
最新动态
觉醒吧,酒店的餐饮
2025-04-043
图片


本文授权并转载自微信订阅号:星硕袁学娅专栏,作者 | 袁学娅


    (观察、思考、实践 604)


图片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商务出差、旅游度假,餐饮消费必不可少。和社会餐饮相比,酒店餐饮似乎在走下坡路,没有为总收入做出应有贡献。很多全服务酒店,原设计都至少有三到四个餐饮产品,后因为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客源结构的改变,酒店收入的下降,为了维持生存,逐渐减少餐饮产品的品种和员工人数,甚至有部分地产酒店,学习有限服务酒店,在酒店只保留一个全服务的咖啡厅,供住店客人用餐,其他餐厅、酒吧或外包、或停业。


社会餐饮在各地都是百姓消费的聚集地,档次齐全、菜系丰富,能成为网红的都离不开餐饮的互联网平台加持推广(美团大众点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手段之一。由于绝大多数的餐饮物业都是租赁性质,好的地段、商厦中好的楼层都是租金不菲,租金是社会餐饮的沉重负担,也使不少餐饮品牌陷入开业、关店的痛苦循环。


图片


没有租金负担的全服务酒店,为何要放弃餐饮产品呢?能成功经营餐饮产品的,对于酒店总收入的贡献都在40%左右,这是同样数量客房的有限服务酒店无法企及的。


仔细探究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结构僵化,决策效率低


多数酒店餐饮产品,在原设计的定位中,是一个与客房产品配套的附属产品,没有独立的品牌,各餐厅、酒吧都挂在餐饮部门下面,并没有把社会消费者纳入目标客户,全服务酒店组织结构层级较多,新菜品推出需层层审批,导致市场反应滞后,有的餐厅的菜品多年不换就是要推出新品,一道新菜从研发到上线可能耗时数周,而社会餐饮仅需主厨与经理协商后次日即可更新菜单。这种僵化机制使酒店餐饮难以快速捕捉市场热点,也因为此,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价格与成本控制能力不足


社会餐饮采购灵活,消费人数多,部分网红餐饮在一个供应时段可以返台两次以上,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不同组合套餐选择酒店餐饮因前期投入高、采购流程复杂,导致菜品价格居高不下,更有部分酒店还在坚持收取10% - 15%的服务费,缺乏竞争力。


图片


产品创新与在地文化融入不足


酒店餐饮常依赖传统菜式和集团标准餐单,缺乏招牌菜,未能体现在地文化,且更新频率低。相比之下社会餐饮则通过地域特色菜、主题化场景和快速迭代菜品(如根据消费大数据,每周推出新品)吸引消费者,餐单也在推出新品与淘汰不受欢迎产品中持续迭代。这些方面,酒店餐饮差距极大。


营销与客群覆盖策略落后


多数酒店的餐饮没有独立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客房产品依赖OTA引客,而餐饮产品还是缺乏主动宣传,不上餐饮网络平台(大众点评)宣传促销,目标客户还是局限在住店顾客,甚至将顾客自点外卖以补充酒店餐饮不足。度假酒店也因为菜单品种单一,价格高企,导致多数顾客除了早餐,其他餐饮消费流入周边社会餐饮。


在当下行业内卷之时,没有租金的酒店餐饮是否到了觉醒为酒店营收做出贡献的时候,是否到了全服务酒店展示多面风采的时候?


行业中不乏全服务酒店餐饮成绩斐然的酒店,这些酒店的餐饮收入可以占到总营收的40%以上,且成本控制得当,不影响酒店整体出色的GOP的获得,这些酒店的做法给予需要觉醒酒店的启示:


图片


创立餐饮独立品牌与市场适应性


独立品牌能够突破传统酒店餐饮的运营模式,这些酒店将几个餐饮产品分别作为单独考核的餐饮品牌,各品牌的出品和运作采用品牌化,成本控制考核实行专业化,各品牌之间还可以对比竞争,同时把这些餐饮品牌当作社会餐饮,挂上(大众点评)在线平台,不和社会餐饮抢低端,做出品质和服务,吸引高端社会消费者。


优化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酒店餐饮虽然品牌独立,但酒店可以在集中采购、集中初加工、共享厨房等方面给与支持,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设备成本,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及时反馈销售业绩及顾客反馈,在原有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图片


强化文化价值与品牌溢价


独立品牌更易融入文化元素,塑造差异化形象。同一集团的中餐出品,可以根据所在地的文化和消费差异,推出不同品牌和不同菜肴,而改变原来千篇一律的出品标准菜单。西餐、酒吧也可以简化为本地消费者接受的Bistro形式。

 

原来全服务酒店餐饮依赖婚宴和会议创收的辉煌已逐步褪色,至于成功经营餐饮、并有独立品牌的酒店,不想在此提名列举,但可以在各地的“大众点评”上寻到踪影,有的品牌持续每年挂上“黑珍珠”标志、有的品牌为列为“必吃榜”。应对“内卷”,全服务酒店唤醒和启动餐饮板块,是有效应对有限服务中端酒店的竞争力之一。深睡半睡的酒店餐饮,到了该觉醒的关键时刻。(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来源 | 星硕袁学娅专栏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