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观察周报 | 华住、亚朵、首旅如家等八大酒旅集团2024年财报汇总
最新动态
观察周报 | 华住、亚朵、首旅如家等八大酒旅集团2024年财报汇总
2025-04-033
图片


图片


华住集团:营收239亿


华住集团2024年全年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9.2%,主要得益于酒店规模扩张和会员体系支撑。 


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25.4%,主要受外汇亏损(2.7亿元)、华住国际一次性重组成本及预扣税增加影响。  

经营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0.3%,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其中华住中国收入190.22亿元(+9%),贡献79.6%的总收入,经营利润率29.5%。


华住国际(原德意志酒店)收入48.69亿元(+9.6%),但持续亏损4.06亿元,拖累整体盈利。

截止2024年末,华住全球在营酒店11,147家,客房数量首次突破百万间(108.8万间),覆盖19个国家。  


2024年新开2,442家酒店,关闭600家;预计2025年新开2,300家,关闭600家。  


三线及以下城市在营酒店占比42%,待开业酒店占比54%,显示向低线城市渗透的加速。 


中高端品牌在营酒店同比增长35%(达873家),桔子水晶2.5、城际酒店等品牌推动中高端市场突破。

核心经营指标上,华住中国业务ADR(日均房价)289元(-3.2%),RevPAR(单房收入)235元(-3%),入住率81.2%(+0.2个百分点),反映市场竞争加剧及价格压力。 


 国际业务ADR 114欧元(+1.5%),RevPAR 76欧元(+5.9%),入住率66.1%(+2.7个百分点),海外市场表现优于国内。  

市场分析:行业供给过剩经济型及中端酒店竞争激烈,导致成熟门店RevPAR下滑(经济型-7.5%,中高端-6.3%)。  成本压力加大,华住国际成本增长33%,叠加汇率波动及税收因素,压缩净利润空间。


会员规模华住会会员近2.7亿,中央预订系统贡献间夜量66.4%(同比+4.1%),直销占比提升降低对OTA依赖。企业客户超5,300家(+49%),直连预订间夜量2,760万(+39%),商旅需求支撑入住率。

未来战略上扩大资产模式扩大加盟店占比(2024年加盟收入占比40%),关闭直营店(减少66家),提升利润率。 


产品持续升级,汉庭3.5及以上产品占比36%,全季4.0占比76%,强化品牌一致性。  2025年预期收入增长2%-6%,RevPAR预计企稳或微增,重点布局下沉市场及中高端品牌。


华住集团2024年在规模扩张和会员体系支撑下实现收入增长,但净利润受国际业务拖累及行业竞争影响下滑。


未来需平衡下沉市场渗透与中高端品牌升级,同时通过轻资产模式优化成本结构,应对供给过剩及消费需求变化的挑战。

图片


亚朵酒店:营收73亿

亚朵酒店集团近期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其中2024年全年营收72.48亿元(约9.93亿美元),同比增长55.3%,主要得益于酒店网络扩张及零售业务增长。 


调整后净利润13.06亿元(约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调整后EBITDA 17.72亿元,同比增长46.8%,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在收入分布上,酒店管理收入依旧是主力,其中加盟酒店收入41.49亿元(+53.3%),直营酒店收入7.02亿元(-16.4%)。 


零售业务收入21.98亿元(+126.2%),GMV达25.92亿元(+127.7%),占营收比重提升至30%。 

在营酒店达1,619家(+33.8%),客房数183,184间(+32.8%),全年新开业471家(+63%)。 

目前741家在建酒店,2025年目标“两千好店”持续推进。  

中高端布局上,亚朵4.0已开业16家,轻居3.0突破100家,2024年10月推出高端品牌“萨和酒店”。 

核心经营数据RevPAR351元(同比-6.8%),主要因ADR下降至437元(-5.8%)。 入住率77.4%(-0.4pct),成熟门店表现稳健(同店RevPAR恢复至96%)。 

总成本57亿元(+49%),零售业务成本10.84亿元(+111%),销售费用9.73亿元(+107%)。 


新零售表现亮眼- 爆款单品深睡记忆枕PRO销量超380万只,被子品类GMV增长300%。 


亚朵2024年末注册会员达8,900万(+41%),ACARD体系整合住宿与零售权益。 

2025年营收目标预计增长25%,增速放缓但聚焦品牌升级与数字化建设。 风险层面上,酒店主业增速放缓(管理加盟收入增速由2023年98.8%降至53.3%),零售依赖爆款单品。 

亚朵2024年以“规模+零售”双轮驱动高增长,但酒店RevPAR承压,未来需平衡扩张效率与中高端品牌溢价。零售业务占比提升或成新增长极,但需拓展品类降低单品依赖。

图片


首旅如家:营收78亿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首旅酒店,600258.SH)2024年全年营收77.51亿元,同比下降0.54%,主要受直营酒店数量减少及RevPAR(单房收入)下滑影响。


 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扣非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92%。  


第四季度营收18.62亿元(同比-1.05%),净利润8312.9万元(同比-24.71%),显示年末经营压力加剧。  

毛利率38.36%(同比+0.63%),净利率10.58%(同比+1.68%),成本控制成效有限。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3.71亿元,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3.02元(同比-16.02%),主要因人工成本上升及税费支付增加。  

全年新开1,353家(同比+12.5%),净增739家(同比+163.9%),其中标准管理酒店新开710家(同比+55.4%)。 


新开中高端酒店412家(同比+45.6%),客房量占比提升至41.5%;中高端收入占酒店总收入60.47%(同比+2.13pct)。 

推出迭代如家4.0新品,强调时尚设计和智慧化场景(如自助前台、智能机器人),新产品占如家品牌门店71.8%。

升级如家商旅2.5、璞隐2.0等品牌,优化单房投入成本,形成多元化中高端品牌组合。 

2024年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门店RevPAR为167元(同比-3.2%),优于行业整体(行业RevPAR降幅9.7%);入住率68.2%(同比-0.6pct)。 


行业整体RevPAR、ADR(日均房价)及入住率均下滑,首旅如家通过精细化运营维持相对韧性。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占比22.83%(同比+0.78%),控费压力显著。 


会员总数达1.97亿(同比+30.8%),计划2025年突破2.2亿;高端会员俱乐部“首享会”会员368万(同比+234.6%)。 


首旅如家2024年在规模扩张和中高端转型中取得进展,但营收微降、净利润增速放缓,反映行业竞争与成本压力。


未来需通过轻资产模式优化现金流,提升中高端品牌溢价,并应对商誉减值及市场分化挑战。投资者需关注其2025年下沉市场渗透率及RevPAR企稳信号。

图片


同程旅行:营收173亿


同程旅行(00780.HK)2024年全年营收173.4亿元,同比增长45.8%,创历史新高。 经调整净利润27.85亿元,同比增长26.7%;


经调整EBITDA为40.5亿元,同比增长29.7%,但利润率有所下降(EBITDA利润率23.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营收42.38亿元(同比+34.8%),经调整净利润6.6亿元(同比+36.8%)。 

其中住宿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9.7%,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超110%。  


交通业务收入72.29亿元,同比增长19.9%,国际机票票量同比增超130%。  


度假及其他业务收入31.41亿元(含线下旅行社及景区运营),同比增长35.5%,成为新增长引擎。 


年付费用户2.38亿(+1.5%),累计服务人次19.3亿(+9.3%),用户消费频次从2019年的5.5次提升至8.1次。 


87%的注册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微信新付费用户中70%来自下沉市场。 

国际机票票量和酒店间夜量分别同比增长超130%和110%,出境游需求复苏推动国际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推出国际旅游平台HopeGoo,并在马来西亚、英国、泰国等地布局线下服务中心。  


推出旅游专属AI“程心”接入DeepSeek,提供个性化行程推荐和实时预订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使用AI客服系统降低运营成本,营销费用占比降至30%。  

产品创新推出电竞房、考试房等细分住宿产品,并扩展“城市通”小程序至100多个城市,覆盖公共交通服务。  


未来计划2025年国际收入占比达高单位数,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等新兴市场。  


加强度假生态整合通过线下旅行社和景区运营强化供应链协同,提升盈利能力。  


风险挑战上,行业竞争加剧携程、美团等对手在下沉市场加大补贴,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新业务中,度假业务和国际扩张需长期投入,短期或拖累利润率。  

同程旅行2024年以“核心业务稳健+新业务爆发”实现高增长,国际化和下沉市场策略成效显著。尽管净利润增速放缓,但用户规模和消费频次提升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未来需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优化,应对行业竞争和国际化风险。

图片


美团:营收3376亿


全年营收:33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126。经调整净利润:437.7亿元,同比增长88.2%46。GAAP净利润(未调整):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经营利润为368.45亿元,同比增长174.6%6。调整后EBITDA:491.19亿元,同比增长105.7%

归属于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到店酒旅业务收入未单独披露,但该分部整体收入为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 到店酒旅业务订单量全年同比增长超65%,其中第四季度订单量增速保持高位。 


到店酒旅业务GTV同比增长超60%,显示用户消费频次和客单价提升。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全年经营利润率为21.0%(Q3数据),到店酒旅等高毛利业务贡献显著。

年交易用户数超7.7亿,到店酒旅业务年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超37%。 年活跃商户数达1450万,高星酒店合作深化,低星酒店覆盖下沉市场。

高星酒店板块通过会员计划、营销IP(如“酒店+X”产品)加强与连锁酒店合作,提升品牌溢价。  低星酒店板块则利用下沉市场优势,捕捉周边游和短途旅行需求,巩固县域市场覆盖。


“神会员”计划将会员权益扩展至酒店住宿,覆盖13个消费场景,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  


参与“神会员”的到店酒旅商户占比超70%,推动高价值用户消费。

通过官方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推广酒店套餐,假日订单峰值显著(如“五一”期间餐饮堂食订单增长73%)。 


迭代“秒提”服务、优化“美团闪电仓”订单调度系统,提升商户运营效率。低线城市酒店订单量增长显著,县域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37%。  


截至2024年底,约7000家闪电仓助力低线市场线上化,扩大酒店及旅游产品供给。

行业竞争加剧,携程、飞猪等平台在高端酒店领域持续施压,美团需强化差异化服务(如“30分钟预订+到店核销”便捷体验)。 


 成本控制营销费用占比优化至30%,但下沉市场拓展仍需平衡补贴与盈利。


海外业务Keeta在中东扩展,虽当前聚焦外卖,但未来或复制本地生活模式至酒店领域。 通过大模型优化个性化推荐,提升酒店预订转化率,降低获客成本。

美团酒店业务在2024年通过**高星合作深化、下沉市场渗透、会员生态扩展**三大策略实现稳健增长。


尽管未单独披露酒店收入,但到店酒旅业务的订单量、GTV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成为核心本地商业的重要盈利引擎。未来需持续应对行业竞争,并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巩固市场地位。

图片


携程集团:营收533亿


携程集团(TCOM.US/9961.HK)2024年全年营收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归母净利润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调整后EBITDA未明确全年数据,但Q3调整后EBITDA为57亿元(+24% YoY)。 Q4营收127亿元(+23% YoY,但环比下降20%)。  


Q4净利润22亿元(+63% YoY,但环比下降68%)。  

业务收入结构上,住宿预订收入216.12亿元(+25% YoY,占比40.5%)。  

交通票务收入203.01亿元(+10% YoY,占比38.0%)。  

旅游度假收入43.36亿元(+38% YoY,占比8.1%)。  

商旅管理25.02亿元(+11% YoY,占比4.7%)。  

其他业务(含金融)46.26亿元(+33% YoY,占比8.7%)。  

业务亮点在于,国际业务增长强劲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恢复至2019年的120%。  Trip.com国际平台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70%。 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00%。  


中国内地iOS月活用户稳步增长。  针对细分市场推出“携程老友会”(银发人群)和“展演+旅行”(年轻用户)产品。  AI与技术创新上,研发费用占比23%(Q3数据)。  出AI Agent优化行程规划及客服效率。  

携程也面临挑战,2024年Q4核心业务环比下滑:住宿(-24%)、交通(-15%)、旅游度假(-44%)。  

市场竞争加剧美团、飞猪在低星酒店和本地生活领域增长迅猛。  抖音酒旅GMV预计2024年达900亿元,市占率提升。  Q4毛利率降至79.3%(Q3为82.4%)。  


国际业务扩张带来高投入,2025年营业利润率或低于预期(28% vs 市场预期的28.5%)。 


2024年携程在OTA投诉中排名第一(19,362件)。 以及高管频繁变动及大股东减持(如百度持股降至9.4%)。 

未来战略上,开启AI与国际化双驱动新任首席产品官(陈刚)和首席科学家(谭煜东)强化AI布局。 继续拓展Trip.com海外市场,重点提升东南亚、欧洲份额。  

2021-2023年金融业务收入占比8%-13%。  携程小贷总资产增至67.33亿元(2024年中)。  


2025年展望预计Q1营收增速放缓至16%(2024年为20%)。  

总的来说,携程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国际业务表现亮眼,但Q4季节性下滑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股价承压。


未来需平衡AI投入与国际扩张,同时应对佣金率下行和用户投诉等挑战。金融业务或成新增长点,但需关注治理结构稳定性。


图片


来源 | 酒店观察网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